孙九林简介
基本资料
中文名:孙九林
外文名:Jiu-lin Sun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上海市
出生日期:1937年08月10日
毕业院校:西安交通大学
职业:教育科研工作者
代表作品:《地球系统研究与科学数据》《信息化农业总论》
主要成就:2001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原籍:江苏省盐城市
政治面貌:中国共产党党员
人物经历
1937年8月10日,孙九林出生于上海市松江县,原籍江苏省盐城市。
1959年9月,孙九林进入西安交通大学电力系统自动化学习。
1964年8月,孙九林从西安交通大学本科毕业后,进入中国科学院综合考察委员会工作,担任课题组长、研究实习员(至1978年3月)。
1972年,孙九林从“五七干校”来到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工作。
1978年3月,孙九林担任中国科学院综考会国土资源信息研究室主任、副研究员(至1990年12月)。
1991年1月,孙九林晋升为中国科学院综合考察委员会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1992年3月,孙九林担任中国科学院-全国农业区划委农研中心副主任(至1997年8月)。
1999年9月,经中国科学院批准,中国科学院自然资源综合考察委员会和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整合而成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孙九林也随所调整,继续担任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2001年,孙九林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2002年5月,孙
主要成就
孙九林科研成就
科研综述
长期从亊信息科学在地理资源生态及农业领域的应用研究。上世纪80年代主持国土资源信息系统研究。首次提出国土资源信息科学管理体系、统计型国土资源信息系统建设的理论和技术、区域开发模型体系、国土资源信息分类和编码体系;率先建成多层次适合国土规划和宏观管理的信息系统并推广到全国使用。90年代率先建成突破多项关键技术的多品种大面积遥感估产实用系统,为全国遥感估产系统的建立做出了开拓性贡献;主持国家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决策信息系统和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分布式信息系统设计与建设。本世纪进入国家科学数据开放共享和四化融合研究。为我国科学数据开放共享做出了突出贡献,主持完成国家科学数据共享工程规划、率先建立国家地球系统科学数据共享服务平台、提出构建虚拟科研信息化环境的原理和方法并建了原型。开创了新时期国际综合科学考察的新模式等。
学术论著
截至2017年4月,孙九林出版专著11部,论文80余篇。
社会任职
时间 | 担任职务 |
---|---|
2018年1月9日 | 中国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战略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委员 |
2017年4月19日 | 长安大学博士生导师 |
2016年6月7日 | 山西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特聘教授 |
2013年— |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第一届科技平台建设技术委员会主任 |
陕西师范大学双聘院士 | |
河南大学兼职教授 | |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主任 | |
中国科学院资源环境科学数据中心学术委员会主任 | |
中国科学院科学数据库及信息系统工程专家委员会副主任 | |
中国科学院信息化专家委员会主任 | |
国土资源网络安全与信息化专家委主任 | |
国家减灾委专家委员会委员、名誉顾问 | |
国家科学数据共享工程专家委员会委员 | |
农业信息化标准化委员会副主任 | |
国际科联世界数据中心执委会委员兼中国国家协调委员会秘书长 |
人物评价
孙九林是中国资源环境信息科学与技术、农业信息科学、旅游信息科学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为中国科学数据开放共享做出了突出贡献。(中国工程院评)
孙九林提出了中国资源信息管理体系结构、资源信息分类编码、区域开发模型体系、统计型空间信息系统模式等,为信息科学在资源环境中的应用做出了开拓性贡献。(山西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评)
孙九林是著名的“国土资源及农业信息”工程研究与应用的学科带头人,他长期站在开拓者的位置从事信息科学与资源及农业科学交叉领域的研究和实践,取得多项开拓性的理论与应用成果,为创立“国土资源及农业信息”工程科学和国家建设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