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守仁简介
基本资料
中文名:刘守仁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江苏省苏州市
出生日期:1934年03月21日
毕业院校:南京农学院
职业:教育科研工作者
代表作品:《军垦细毛羊》、《羊毛与羊毛品质》、《中国美利奴羊(新疆军垦型)的育成》
主要成就:1999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性别:男
祖籍:江苏省靖江市
人物经历
1934年03月21日,出生于江苏省苏州市,祖籍江苏省靖江市。
1951年09月至1955年07月,就读于南京农学院畜牧系大学本科,毕业并获得学士。
1955年07月,21岁的刘守仁从南京农学院毕业,自愿来到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八师紫泥泉种羊场,成为一名畜牧技术员。
1955年01月至1984年01月,担任新疆兵团农八师151团场长。
1961年01月,成为中国共产党党员。
1984年01月至1988年01月,担任新疆兵团农八师总畜牧师。
1988年01月至1995年01月,担任新疆农垦科学院院长、研究员。
1995年01月,担任新疆农垦科学院名誉院长。
1999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2000年01月,担任石河子大学终身教授、博士生导师。
主要成就
刘守仁科研成就
科研综述
刘守仁创立绵羊血亲级进育种法,打破了传统育种方法中血亲近交的禁区,培育出适应性强、体大、毛产量高的军垦细毛羊。提出建系新理论,率先采用血清转蛋白、基因定位和两月龄羔羊特殊培育等方法,育成5个获部级奖的新品系。独创品种品系齐育共进的育种配套技术,育成国际先进水平的中国美利奴(军垦型)细毛羊。两次主持国家重点工业性试验项目-中美羊和U系羊繁育与基地建设,创建了独具中国特色的科、教、牧结合,育种、繁育、商品生产一体化的繁育工程体系。组建28个团场联合的产业化绵羊胚胎公司,为25个省区提供种羊12万余只。主持国家北羊南移工程,在浙、滇、川、鄂、赣五省山区建立了细毛羊生产模式示范区,攻克了国毛净毛率低,纤维匀度差等北方无法解决的难题,促进了区域生态、资源利用和农民致富。
学术论著
截至2014年10月,刘守仁发表专业论文40多篇;出版了《军垦细毛羊》《羊毛与羊毛品质》《中国美利奴羊的
社会任职
时间 | 担任职务 |
---|---|
1998年01月至2003年03月 | 第九届全国人大代表 |
2001年01月 | 南京农业大学博士生导师 |
2001年01月 | 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常委 |
2002年01月 | 新疆农业大学博士生导师 |
2003年01月 | 山东农科院高级顾问 |
2003年03月至2008年03月 | 第十届全国人大代表 |
2004年01月 | 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养殖分会名誉会长 |
党的十二、十三届全国代表大会 |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科学技术协会名誉主席 | |
农业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委员 |
人物评价
刘守仁在边疆艰苦条件下长期扎根于生产一线,致力于绵羊育种工作。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64年的科研实践,创造经济效益34亿多元,为中国绵羊育种、细毛羊产业、毛纺工业的发展以及繁荣民族地区经济作出了杰出贡献。(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科学技术协会评)
60年来,刘守仁成功培育出细毛羊,并将其推广到全国25个省区,结束了中国超细羊毛依靠进口的历史,被称为“中国军垦细毛羊之父”。(《人民日报》评)
您(刘守仁)扎根边疆50余年,为兵团和新疆建设做出了突出贡献。您心系国家发展,关心工程院的工作,积极参与工程院的各项活动和战略咨询研究,为国家农业、畜牧业发展建言献策。您热爱祖国、服务人民、开拓创新、敬业奉献,是中国工程科技界的楷模和学习的榜样。(中国工程院周济院长祝贺刘守仁八十寿辰贺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