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华诗简介
基本资料
中文名:管华诗
民族:汉族
出生日期:1939年8月28日
毕业院校:山东海洋学院(今中国海洋大学)
职业:教育科研工作者
主要成就:1995年入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出生地:山东省夏津县
代表作品:《中华海洋本草》
个人经历
1939年8月28日,管华诗出生于山东省夏津县。
1964年,毕业于山东海洋学院水产品加工专业。
1964年9月至1971年3月,管华诗在山东海洋学院水产系担任助教。
1971年3月至1978年2月,管华诗任烟台水产学校教员。
1978年2月至1988年3月,管华诗先后任山东海洋学院副主任、副教授、党委委员。
1988年3月至2005年7月,管华诗先后任青岛海洋大学(2002年10月更名为中国海洋大学)副院长、教授、副校长、党委常委、校长、党委书记。
1995年,管华诗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2015年起,管华诗任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常务理事、学术委员会主任,国家海洋药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青岛海洋生物医药研究院院长。
主要成就
管华诗科研成就
科研综述
管华诗于20世纪60年代参加“海藻提碘新工艺的工程化”研究工作;70年代主持完成“海带提碘联产品-褐藻胶、甘露醇再利用”重大研究课题,研制成功“农业乳化剂”等四个新产品并相继投产;80年代首创中国第一个现代海洋药物藻酸双酯钠(PSS),获得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带动了中国海洋药物研究的兴起与发展;90年代相继成功研制了甘糖脂、海力特和降糖宁散等3个海洋新药和系列生物功能制品,且均实现产业化。
管华诗及其团队以推动中国海藻业持续健康发展及糖生物学研究的深入开展为目的,在利用褐藻胶、琼胶、卡拉胶及壳聚糖制取海洋特征寡糖的关键技术问题上,克服许多糖类研究的相关技术难题,系统建立了海洋特征寡糖规模化制备技术体系,这些寡糖化合物中,有70%是世界范围内的首次发现。以糖库为基础,构建了中国国内外第一个海洋糖库,在研的四种一类候选海洋新药处于不同的临床研究阶段。
学术论著
管华诗主持编著了
社会任职
管华诗现任职务
单位名称 | 职务 |
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专家委员会 | 委员 |
中国药学会 | 常务理事 |
山东省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专家咨询委员会 | 主任 |
山东省科学技术协会 | 名誉主席 |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 | 成员 |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专家顾问组 | 成员 |
参考资料: |
管华诗曾任职务
起始年月 | 结束年月 | 单位名称 | 职务 |
2003年3月 | 2008年3月 |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 代表 |
1998年3月 | 2003年3月 |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 代表 |
1998年1月 | 2003年1月 |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山东省委员会 | 副主席 |
1993年3月 | 1998年3月 |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 代表 |
参考资料: |
人物评价
管华诗团队构建了中国“蓝色药库”中的海洋糖库,中国科学家为世界海洋糖类物质的探索,作出了中国贡献。(光明日报评)
管华诗院士是中国现代海洋药物研究的开拓者与奠基人之一,为中国制碘工业的巩固和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带动了中国海洋药物研究的兴起与发展,为中国海洋制药业的兴起、发展乃至雏形的形成做出了基础性贡献。(中国海洋大学评)
管华诗为中国海洋大学的改革和发展倾注了大量的心血和精力,在学校前途的把握上体现出教育家的洞察力和善抓机遇的能力。(中国科技网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