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单

淘名人>名人百科>盖钧镒简介

盖钧镒简介

淘名人 2024-01-21 14:25 热度:

盖钧镒

盖钧镒,1936年6月5日出生于江苏无锡,作物遗传育种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南京农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大豆改良中心主任。盖钧镒于1957年从南京农学院毕业,之后留校任教;1968年从南京农学院作物遗传育种在职研究生毕业;1980年至1982年在美国爱荷华州立大学进修;1985年成为中国共产党党员;1988年至1989年在美国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进修;1990年至1991年担任南京农业大学研究院副院长、副校长;1991年至1995年担任南京农业大学校长;2001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盖钧镒主要从事大豆遗传育种和数量遗传研究,并致力于国家大豆改良中心的创建。

基本资料

中文名:盖钧镒

外文名:Gai Junyi

国籍:中国

出生地:江苏省无锡市

出生日期:1936年6月5日

毕业院校:南京农学院

职业:教育科研工作者

代表作品:《作物育种学各论》、《植物数量性状遗传体系》

主要成就:2001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人物经历

1936年6月5日,盖钧镒出生于江苏省无锡市。

1953年9月—1957年7月,就读于南京农学院(现南京农业大学)农学专业大学本科,毕业并获得学士学位。

1957年9月—1986年4月,担任南京农学院助教。

1964年9月—1968年7月,就读于南京农学院作物遗传育种专业硕士研究生,毕业并获得硕士学位。

1980年1月—1982年8月,在美国爱荷华州立大学(IowaStateUniversity)进修。

1985年4月,成为中国共产党党员。

1988年10月—1989年3月,在美国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NorthCarolinaStateUniversity)进修。

1990年1月—1991年1月,担任南京农业大学研究院副院长、副校长。

1991年1月—1995年1月,担任南京农业大学校长。

2001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

科研综述

根据2022年8月中国工程院网站显示,盖钧镒的主要成就包括:

1.搜集、研究以中国南方大豆地方品种为主的资源1.2万份,揭示该群体主要经济性状的遗传潜势,按产量、抗病虫性、品质、耐逆性、育性等建立目标性状的种质发掘、遗传机制和选育创新的10个研究系列,创造出一批优异种质;将种质研究推进到基因组学领域,合作构建大豆遗传图谱并标记定位6个连锁的抗SMV基因和农艺品质性状的QTL;建立中国大豆育成品种系谱图及遗传基础分析;提出中国大豆品种熟期组划分方法和品种生态区划;针对大豆黄河中下游起源假设提出支持栽培大豆起源于南方野生群体的分子遗传学论据。

2.主持国家大豆育种攻关;主持或参加育成南农73—935、南农88—31等20多个大豆新品种在长江中下游推广。

3.将数量遗传多基因假设拓展为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建立了能同时鉴别1—3个主基因效应和多基因整体效应的分离分析方法。

学术论著

展开阅读全文 ∨

社会任职

时间

担任职务

1984年1月—1994年1月

世界大豆研究会(WSRC,第五届)延续委员会委员

1984年1月

江苏省遗传学会第二、三、四、五届秘书长、理事长

1985年1月

大豆专业委员会第二、三、四、五届副理事长

1992年1月

中国作物学会第五、六届副理事长、常务委员

1993年1月

江苏省科学技术协会第五、六届常务委员

1993年1月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第三、四届成员、召集人

1993年3月—1998年3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农业部第五届科技委员会常委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教育委员会第一届科技委员会委员


江苏省科学技术协会第六届常务委员


中国作物学会大豆专业委员会荣誉理事长


《作物学报》副主编


《大豆科学》副主编


《中国科学》编委


《科学通报》编委


《遗传学报》编委


《中国农业科学》编委

展开阅读全文 ∨

人物评价

盖钧镒为世界大豆研究做出了突出贡献。(世界大豆研究大会奖终身成就奖评)

盖钧镒为中国的大豆产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评)

盖钧镒立志发展中国大豆科学和大豆产业以争荣于世,为中国最广大的农民做实事,为了理想和事业他仍一如既往的辛勤工作。(南京农业大学农学院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