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单

淘名人>名人百科>张涌简介

张涌简介

淘名人 2024-01-21 18:08 热度:

张涌

张涌,男,汉族,1956年3月7日出生于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和林格尔县,中国共产党党员,家畜胚胎生物工程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1982年,张涌本科毕业于内蒙古农牧学院;1982年—1984年,担任内蒙古农牧学院兽医系助教;1984年—1987年,在西北农业大学兽医系学习,毕业后获得硕士学位;1987年—1990年,在西北农业大学兽医系学习,毕业后获得博士学位;1990年—1990年,担任西北农业大学兽医系讲师;1990年—1992年,担任西北农业大学兽医系副教授、硕导;1993年—1999年,担任西北农业大学兽医系教授、博导;1999年—2007年,担任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教授、博导;2007年,担任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医学院教授、博导;2019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张涌长期从事家畜胚胎工程的基础理论和关键技术研究。

基本资料

中文名:张涌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和林格尔县

出生日期:1956年3月

毕业院校:西北农业大学

职业:教育科研工作者

主要成就: 2019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人物经历

1956年3月7日,张涌出生于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和林格尔县。

1978年2月—1982年1月,在内蒙古农牧学院兽医系学习,毕业后获得学士学位。

1982年2月—1984年9月,担任内蒙古农牧学院兽医系助教。

1984年9月—1987年7月,在西北农业大学兽医系学习,毕业后获得硕士学位。

1987年9月—1990年2月,在西北农业大学兽医系学习,毕业后获得博士学位。

1990年2月—1990年6月,担任西北农业大学兽医系讲师。

1990年6月—1992年12月,担任西北农业大学兽医系副教授、硕导。

1993年1月—1999年9月,担任西北农业大学兽医系教授、博导。

1999年9月—2007年9月,担任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教授、博导。

2007年9月,担任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医学院教授、博导。

2019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农业学部院士。

2022年9月8日,受聘为内蒙古大学特聘教授,并担任草原家畜种质创新

展开阅读全文 ∨

主要成就

张涌科研成就

科研综述

张涌发现牛羊体外胚发育能力差的成因与关键调控分子,创建了良种牛羊胚胎规模化生产技术,推动了胚胎工程技术在畜牧业生产中的应用;最早获得成年耳细胞克隆山羊,揭示了牛羊克隆胚成胎率极低的成因和关键分子的调控作用,创建了牛羊克隆技术,推动了良种牛羊克隆的创新和发展;破解了牛羊基因编辑的难题,创建了基因编辑牛羊培育技术体系,培育出一批抗病牛羊育种新材料。

科研获奖

截至2019年11月,张涌获得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奖5项;有发明专利23项。

时间

获奖项目名称

奖励名称

1988年

山羊胚胎分割及同卵双生试验

陕西省科学技术进步奖 二等奖

1991年

小鼠山羊半胚冷冻和冻胚分割试验

陕西省科学技术进步奖 一等奖

1992年

山羊卵核移植的研究

陕西省科学技术进步奖 一等奖

2013年

牛羊良种繁育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

陕西省科学技术进步奖 一等奖

2015年

牛羊基因定点精确编辑技术

陕西省科学技术进步奖

展开阅读全文 ∨

社会任职

任职时间

任职机构

职务

2020年11月

甘肃农业大学

伏羲特聘教授

2021年11月

第六届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委员会

委员


农业部科学技术委员会

委员


陕西省学位委员会

委员


陕西省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

副会长


中国农业生物技术学会

常务理事


陕西省动物学会

副理事长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兽医学科评议组

成员

展开阅读全文 ∨

人物评价

张涌研究成果和学术成就,得到了中国国内外同行的高度评价,引领了中国牛羊胚胎工程的创新和发展,为畜牧兽医事业做出了杰出贡献。(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新闻网评)

张涌为培育新品种、抢占制高点作出了重要贡献。(内蒙古农业大学兽医学院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