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志标简介
基本资料
中文名:南志标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河北省保定市曲阳县
出生日期:1951年10月05日
毕业院校:甘肃农业大学、新西兰梅西大学
职业:教育科研工作者
代表作品:《中国农区草业与食物安全研究》
主要成就:2009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性别:男
政治面貌:中国共产党党员
学位/学历:博士
人物简介
南志标,男,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草业科学学科带头人之一,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国家级教学成果特等奖获得者。
南志标1951年10月5日生,汉族,河北省曲阳县人,草业科学专家,中共党员。1989年毕业于新西兰梅西大学,获博士学位。现任兰州大学草地农业科技学院教授,兼任中国草学会副理事长、国际草地大会连续委员会委员。
主要从事退化草地治理、草类植物病害防治和牧草种质资源评价与品种选育研究,建立了草地退化与恢复过程中生物、自然与社会经济等因素综合作用的定量分析方法;提出了以系统耦合为特征、适用于我国北方不同生态经济区域的草地农业模式,在生产中广泛应用。在草类植物病理学和禾草内生真菌学领域进行开拓性研究,取得了一系列创新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和三等奖各1项,选育牧草新品种4个,发表真菌新种3个,获国家发明专利5项。主编著作2部、SCI期刊专辑和专栏各1期、会议论文集2部,发表论文300余
人物经历
1951年10月5日,南志标出生于河北省保定市曲阳县。
1964年,南志标考取了首次向社会招生的北京市育英中学。
1969年2月,南志标从北京下乡到解放军总后勤部甘肃山丹军马场草原队,担任拖拉机手。
1972年1月,南志标加入中国共产党。3月,由甘肃山丹军马场推荐到甘肃农业大学草原系读书。
1974年11月,南志标从甘肃农业大学本科毕业。12月,返回山丹军马场,担任草原技术员,从事野生牧草驯化、选育,种子生产,草地改良。
1978年9月,南志标考入甘肃农大草原系研究生,专攻牧草病理学。
1981年10月,南志标从甘肃农业大学硕士研究生毕业,并分配至甘肃省草原生态研究所,先后担任副处长、处长、副所长、副研究员(1981年11月至2002年3月)。
1986年9月,在任继周的推荐下,南志标赴新西兰留学,在梅西大学和新西兰国家草地农业研究所攻读植物学博士学位。
1989年11月,南志标获得新西兰梅西大学博士学位。
主要成就
南志标科研成就
科研综述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南志标主要从事高山草原野生牧草引种驯化及品种选育,牧草种子生产,栽培草地的建植与管理及天然草原改良。八十年代,主要从事温带牧草病理学与牧草种子学的研究,尤以豆科植物土传病害,牧草种传病害,病害调查与损失评定见长。九十年代以来,继续从事退化草地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温带牧草和热带豆科牧草病理学与种子学、高山优良豆科牧草选育、草坪草病害、禾草内生真菌的研究。
南志标建立了草地退化与恢复过程中生物、自然与社会经济等因素综合作用的定量分析方法;提出了以系统耦合为特征,适用于中国北方不同生态经济区域的草地农业模式,而且在生产中得到应用;他还在草类植物病理学和禾草内生真菌学领域进行开拓性研究。
学术论著
截至2018年1月,南志标在中国国内外发表研究论文近200篇,出版著作2部,参编中国国内外出版的著作4部,主编SCI期刊专辑(TheRangelandJ ournal,S
社会任职
时间 | 担任职务 |
---|---|
1990年— | 《草业科学》编委 |
1993年— | 《草地学报》副主编 |
1998年—2002年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畜牧兽医水产学科评审组成员 |
1998年—2005年 | 农业部牧草与草坪草种子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兰州)主任 |
1999年—2006年 |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养殖业专业组评审专家 |
1999年—2008年 | 中国地理学会沙漠分会副理事长 |
2002年—2011年 | 中国草学会副理事长 |
2003年— | 农业部草原保护与监测专家委员会成员 |
2004年— | 《草业学报》主编 |
2005年—2013年 | 日本《GrasslandScience》编委 |
2007年—2011年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草地与畜牧学科评审组成员 |
2008年—2016年 | 国际草地大会(IGC)连续委员会委员 |
2009年—2012年 | 美国牧草和放牧术语委员会 |
2011年— | 中国草学会名誉理事长 |
2012年— | 澳大利亚TheRangelandJournal咨询委员会成员 |
2013年— | 《生态学 |
个人生活
带病培养学生
南志标的右眼已经完全失明,仅靠左眼工作。但是由于连续的高强度、超负荷的工作,左眼视力也每况愈下。多年来,左眼数次做了青光眼和白内障手术,视力最差的时候,即使是熟人面对面,也看不清。在这种情况下,他对每个学生试验仍然亲力亲为,看不了文字,就请人念。甚至在刚做完手术后不到1小时,眼睛还蒙着纱布,就开始处理学生的邮件。
人物评价
南志标在天然草地退化治理和栽培草地植物病害防治等领域取得了重大研究成果,并较为广泛地应用于生产实践,经济和社会效益显著。(兰州大学草地农业科技学院评)
南志标热爱农业、服务三农,自1969年从北京下乡到甘肃山丹军马场,先后作为工人、草原技术员、科研与管理工作者已在草地畜牧业生产与科研领域工作了40多年,始终扎根西北偏远地区、奋战在草业研究、教学、生产一线,取得了一批有重要影响的研究成果,在示范推广、草畜产业化等方面也取得了显著成绩,对推动西部地区支柱产业—草地畜牧业技术的进步做出了突出贡献。他积极发挥着在学科中的引领作用和对草产业发展的咨询和指导作用,加强和推动国际合作,更好地促进中国草产业和学科的发展,提升国际影响力。(兰州大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