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玉简介
基本资料
中文名:李玉
国籍:中国
民族:汉
出生地:山东济南
出生日期:1944年1月30日
毕业院校:日本筑波大学
职业:教育科研工作者
主要成就:2009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2005年被聘为俄罗斯农业科学院外籍院士
性别:男
政治面貌:中共党员
人物经历
1944年1月30日,李玉出生于山东济南。
1962年9月至1967年9月,在山东农学院学习植物保护,毕业后获得学士学位。
1968年4月至1981年9月,担任吉林省白城农科院技术员。
1978年9月至1981年7月,在吉林农业大学学习微生物,毕业后获得硕士学位。
1981年9月至1985年3月,担任吉林农业大学讲师。
1985年4月至1988年6月,担任吉林农业大学副教授。
1988年6月至1992年6月,担任吉林农业大学副校长。
1992年7月至2004年9月,担任吉林农业大学校长。
1996年1月至1996年2月,担任日本国立科学博物馆高级访问学者。
1996年2月至1996年10月,担任英国皇家植物园(Kew)高级访问学者。
1996年4月至2000年4月,在日本筑波大学学习生物圈环境学,毕业后获得博士学位。
2004年9月,担任吉林农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2005年,被聘为俄罗斯农业科学院外籍院士。
主要成就
李玉科研成就
科研综述
据2022年6月中国工程院官网显示,李玉建成了位居中国国内前列水平的菌类种质资源库,其中仅黏菌就报道了400余种,发表新种55个,此前尚无中国人命名的新种;在食用菌领域筛选培育出60个品种,6个通过国审;创新改进了全日光栽培黑木耳等8项关键技术,改变了传统栽培模式;累计推广50多亿袋(菌包),创造直接经济效益近60亿元。
科研获奖&发明专利
据2022年6月中国工程院官网显示,李玉先后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吉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获得专利17项。
时间 | 获奖项目名称 | 奖励名称 |
---|---|---|
2001年 | 北方食用菌高产、高效栽培新模式 | 吉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 二等奖 |
2002年 | 重要黏菌类系统分类学研究 | 吉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 一等奖 |
2007年 | 黏菌代表类群系统研究 | 国家自然科学奖 二等奖 |
2008年 | 食用菌新品种选育、配套生产技术研制及产业化创新特细建设 | 吉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 一等奖 |
社会任职
任职时间 | 任职机构 | 职务 |
---|---|---|
1994年3月至2008年3月 | 中国共产党吉林省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 | 代表 |
1997年至2008年 |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四届、第五届学科评议组 | 成员 |
1999年 | 吉林省食药用菌协会 | 会长 |
2011年 | 中国菌物学会 | 名誉理事长 |
2013年 | 国际药用菌学会 | 理事长 |
2015年 | 中国食用菌协会 | 名誉会长 |
2016年7月 | 第七届吉林农业大学学术委员会 | 主任 |
2019年 | 吉林省政府首届高端智库专家团 | 主任 |
2020年5月 | 第二届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专家委员会 | 顾问 |
2020年11月 | 国家生物炭研究院学术委员会 | 委员 |
国家食用菌产业技术体系育种室 | 主任 | |
国际药用菌学会 | 主席 | |
《菌物研究》 | 主编 | |
《菌物学报》 | 编委 | |
《International Medicinal Mushroom》(《国际药用菌杂志》) | 编委 |
人物评价
李玉在菌类资源发掘、保育及其工程化和产业化方面取得了突出成果,为中国生态菌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评)
李玉院士是中国食药用菌领域唯一的中国工程院院士,多年来,他始终心系农民,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在科教兴农、产业扶贫的路上。(《吉林日报》评)
李玉为推动中国食用菌产业及菌物学科的快速发展作出贡献。(中国网评)
人物影响
李玉院士科技奖金
2010年,李玉与浙江省庆元县签约,建立了“院士企业工作站”,他将政府奖励他个人的480万元无偿捐出,设立“李玉院士科技奖金”,用于奖励为庆元食用菌作出贡献的科技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