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剑春简介
基本资料
中文名:蒋剑春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江苏省溧阳市
出生日期:1955年2月9日
毕业院校: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职业:教育科研工作者
代表作品:《活性炭应用理论与技术》
主要成就:2017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性别:男
人物经历
1955年2月9日,蒋剑春出生于江苏省溧阳市。
1976年—1980年,就读于华东理工大学林业工程专业,毕业并获得学士学位。
1982年—1994年,担任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产化学工业研究所课题副组长。
1990年—1993年,就读于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产化学加工工程专业,毕业并获得硕士学位。
1994年—1999年,担任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产化学工业研究所课题组长。
1998年—2003年,就读于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产化学加工工程专业,毕业并获得博士学位。
1999年,担任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产化学工业研究所研究员。
2001年,担任国家林产化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
2003年,担任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博士生导师。
2004年—2016年,担任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产化学工业研究所所长。
2008年,担任生物质化学利用国家工程实验室主任。
2009年,担任江苏省生物质能源与材料重点实验室主任。
2011年,当选为国
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
科研综述
根据2021年11月中国工程院网站显示,蒋剑春带领团队潜心于农林生物质热化学转化的基础理论和应用技术研究,突破了炭材料和生物燃料等高值产品制造关键技术,创制出连续化生产核心装备,打破了中国国外活性炭制造技术垄断,成果成功应用于全国15个省和自治区,成套技术装备出口日本、意大利等10多个国家。研究成果提升了中国林产化工技术水平,推动了林化产业的发展。
学术论著
根据2021年11月中国工程院网站显示,蒋剑春先后发表论文318篇。
科研成果奖励
根据2021年11月中国工程院网站显示,蒋剑春先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4项,以及省部级奖励10项;授权发明专利69件。
人才培养
教育思想
蒋剑春认为:“做科研工作要有钓鱼精神,钓到鱼后的幸福愉悦感会让你对工作产生热情,这个激情是支撑你一路走下去的动力。”科研工作就是要见缝插针,时刻不能松懈。做科研工作目的要明确,要知道自己做的是什么。
荣誉表彰
社会任职
时间 | 担任职务 |
---|---|
2004年 | 国家能源技术领域“863”专家委员会委员 |
2005年 | 南京林业大学兼职教授 |
2017年12月 | 森林植物生态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 |
2018年3月 | 森林植物生态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兼职特聘教授 |
2019年10月 | 华东理工大学名誉教授 |
2020年11月 | 《现代林产化学工程》主编 |
2020年12月 | 齐鲁工业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特聘教授 |
中国林学会林化学会常务理事 | |
中国农村能源行业协会副会长 | |
中国林产工业协会活性炭分会理事长 | |
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理事 | |
中国生物质能技术研究开发中心副理事长 | |
全国活性炭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 |
生物基材料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第二届理事会理事长 | |
生物质能源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副理事长 | |
“863”现代农业技术领域主题专家组专家 | |
江苏省林学会常务理事 | |
东南大学兼职教授 | |
《生物质化学工程》主编 | |
《林产化学工业》副主编 |
社会活动
2022年11月25-26日,2022年梁希科学技术奖颁奖大会暨首届梁希大讲堂在浙江省湖州市举行。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林学会副理事长蒋剑春宣读了梁希科学技术奖评选结果通报,还为获奖代表颁奖。
人物评价
蒋剑春是中国林产化工学科带头人。(中国工程院评)
蒋剑春作为行业的探路先锋和领路人,为新能源和环保战略作出了贡献。(《中国绿色时报》评)
蒋剑春在农林生物质热化学转化技术领域作出了突出贡献,提升了中国林产化工领域研究水平和国际地位。(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产化学工业研究所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