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单

淘名人>名人百科>曾溢滔简介

曾溢滔简介

淘名人 2024-01-22 20:56 热度:

曾溢滔

曾溢滔,1939年5月27日出生于广东顺德,医学遗传学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曾溢滔于1957年考上复旦大学,先后获得学士、硕士学位;1968年至1978年在上海市第一结核病院针麻研究室工作;1978年至1980年担任上海市儿童医院医学遗传研究室主任;1981年至1982年在美国佐治亚医学院国际血红蛋白研究中心进行合作研究;1982年至1989年担任上海市儿童医院上海医学遗传研室主任;1990年担任上海市儿童医院上海医学遗传研所所长;1994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首批院士;2019年被聘为中国医学科学院学部委员。曾溢滔长期从事遗传病的防治以及分子胚胎学的基础和应用研究。

基本资料

中文名:曾溢滔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

出生日期:1939年05月27日

毕业院校:复旦大学

职业:教育科研工作者

代表作品:《遗传性血液疾病》、《人类血红蛋白》

主要成就:1994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首批院士

性别:男

人物经历

1939年5月27日,曾溢滔出生于广东省顺德县(现佛山市顺德区)。

1957年,从广东省仲恺农业学校(现仲恺农业工程学院)蚕桑专业毕业;同年,考上复旦大学。

1957年—1962年,就读于复旦大学遗传学专业,毕业并获得学士学位。

1962年—1965年,就读于复旦大学遗传学专业,毕业并获得硕士学位。

1968年—1978年,在上海市第一结核病院针麻研究室工作。

1978年—1980年,担任上海市儿童医院医学遗传研究室主任。

1981年—1982年,以国际研究员的身份到美国佐治亚医学院国际血红蛋白研究中心进行合作研究。

1982年—1989年,担任上海市儿童医院上海医学遗传研室主任。

1990年,担任上海市儿童医院上海医学遗传研所所长。

1994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首批院士(医药卫生工程学部)。

2019年,被聘为中国医学科学院学部委员。

主要成就

曾溢滔科研成就

科研综述

曾溢滔发展了一整套基因诊断技术,率先在中国国内完成了多种常见遗传病的产前诊断,发现了8种世界新型血红蛋白;之后将分子生物学技术与胚胎工程技术相结合,在奶牛胚胎性别鉴定和性别控制,以及体细胞克隆牛和转基因动物——乳腺生物反应器研制等研究中,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曾溢滔与黄淑帧分析了经典的转基因动物技术路线上的缺陷,创建了以“整合胚移植”为技术基础的转基因羊的全新技术路线:用体外受精( IVF)卵作外源目的基因的显微注射,寻找外源基因导入的最佳时间;对胚胎是否整合了外源基因作植入前的分子鉴定;以非剖腹手术的胚胎移植技术来提高动物妊娠率。运用这套技术路线,乳汁中具有人凝血因子IX 活性的转基因山羊于1998 年问世;携带有人血清白蛋白基因的转基因试管牛于1999年降生。上述成果连续两年(1998,1999)被两院院士选为“中国十大科技进展”。

学术论著

根据2021年4月中国工程院网

展开阅读全文 ∨

社会任职

时间

担任职务

1998年—2003年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九届全国委员会委员

2003年—2008年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届全国委员会委员

2009年6月

江苏大学兼职教授


卫生部医学胚胎分子生物学重点实验室主任


上海市胚胎与生殖工程重点实验室主任

展开阅读全文 ∨

个人生活

曾溢滔与夫人黄淑帧在医学遗传学研究领域贡献突出,成果跻身世界一流水平,引导群众崇尚科学,热心投入公益事业,因此被评为第二届全国五好文明家庭标兵户。

女儿:曾凡一

人物评价

曾溢滔是中国遗传病基因诊断、血红蛋白病研究和胚胎工程技术的主要开拓者之一,对发展中国医学遗传学做出了重大贡献,是推动中国医学遗传学走向世界的杰出领头人之一。(上海交通大学工会评)

曾溢滔首次提出并成功地通过鉴定胚胎的SRY基因和胚胎移植来控制牛、羊等经济动物的性别,使中国这一领域的研究处于国际前沿,为中国畜牧业发展、胚胎和生殖工程以及人类遗传病的防治作出了积极贡献。(上海第二医科大学校友会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