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家辉简介
基本资料
中文名:夏家辉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湖南省益阳市桃江县
出生日期:1937年02月06日
毕业院校:湖南师范大学
职业:教育科研工作者
代表作品:《医学遗传学基础》
主要成就:中国现代人类与医学遗传学的开拓者 中国“临床遗传学”奠基者 中国医学遗传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创始人 1999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人物经历
1937年(民国二十六年)02月06日,夏家辉出生于湖南省益阳市桃江县。
1957年07月至1961年07月,就读于湖南师范学院生物系,并获得学士学位。
1959年06月05日,递交了第一份入党申请书,申请加入中国共产党。
1961年01月至1998年01月,在湖南医学院生物学教研室工作。
1978年01月至1981年01月,担任湖南医学院生物学教研室副主任。
1984年,受卫生部委托,牵头筹建医学遗传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1985年01月至1985年06月,在美国匹兹堡大学(UniversityofPittsburgh)做访问学者。
1986年10月,成为中国共产党党员,并担任党支部书记。
1987年01月至2009年01月,担任湖南医学院主任、教授。
1991年01月至2005年01月,担任医学遗传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教授。
1999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2002年01月,担任国家生命科学与技术人才培养
主要成就
夏家辉科研成就
科研综述
夏家辉于1973年在中国开设首家遗传咨询门诊;1973年在世界上首创了75℃染色体显带技术烤片法;1975年发现了一条鼻咽癌标记染色体;1981年将人类睾丸决定基因定位于Yp11.32带;1985年率先开展了遗传资源的收集、保藏与利用;1989年首创了显微切割、PCR基因定位克隆技术;1998年成功地克隆了人类耳聋疾病基因,论文发表在Nature Genetics,实现了中国克隆遗传病致病基因零的突破,在1998年“中国基础科学研究十大新闻”首次评选中排名第一,1999年科技部将其列为中国基础研究50年“理论建树的25项成果之一”。
学术论著
截至2014年6月,夏家辉先后出版论文480余篇、著作19部。
出版时间 | 名称 | 作者 | 出版社 |
---|---|---|---|
1987年 | 《人类染色体》 | 夏家辉 | 北京: 科学出版社 |
1989年 | 《染色体病》 | 夏家辉 | 北京:科学出版社 |
1992年 | 《医学遗传学基础》 | 夏家辉 |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
19 |
社会任职
时间 | 担任职务 |
---|---|
1978年01月至1998年01月 | 中国遗传学会理事、常务理事 |
1979年01月至1991年01月 | 湖南省遗传学会常务理事、副理事长 |
1980年01月至1985年01月 | 中国细胞生物学学会理事 |
1985年 | 国际人类染色体异常核型登记库顾问 |
1986年01月至1997年01月 | 中华医学会遗传学分会常务理事 |
1988年01月至1998年01月 | 中华医学会湖南分会主任委员 |
1992年01月至2007年01月 | 湖南省遗传学会理事长 |
1997年 | 《Journal of Human Genetics》国际杂志编委 |
- |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优生优育专家咨询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医学科学委员会委员 | |
医药卫生科技成果评审委员会委员 | |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四、五届生物学科评议组成员 |
人物评价
执着、睿智、自信、率真,这就是夏家辉作为一个学者的儒雅风度。(《潇湘晨报》评)
夏家辉是一位写了28年申请书才终遂心愿的老党员,经历26年不懈钻研在国内克隆出第一个人类遗传性疾病基因的老科学家。他的忠诚、理想和信念依旧,而他的事业———用医学遗传学探索生命的秘密,却在不断创新中延伸,锲而不舍探索生命秘密。(《工人日报》评)
夏家辉将信念融入了工作中,精炼成简简单单的六个字:责任、正直、良心。他想以一种正直的品格,肩负起自己的责任,实现良心的天平。(《中南大学校报》评)
夏家辉是在世界上最早将人类显带染色体技术应用于肿瘤病因学研究的学者之一,还是国际上最早用显带技术研究肿瘤的学者之一。他是中国出生缺陷研究领域的杰出学者和战略专家,在出生缺陷防控上取得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中南大学评)
人物影响
2017年5月20日上午9:30,以夏家辉院士“不忘初心,实践永远在路上”为主题,由中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主办、中南大学湘雅校区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协办的夏家辉院士励志报告会,在湘雅医学院新校区福庆楼四楼报告厅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