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钊猷简介
基本资料
中文名:汤钊猷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广东省江门市新会区
出生日期:1930年12月26日
毕业院校:上海第一医学院
职业:教学科研工作者
代表作品:《现代肿瘤学》、《话说肝癌》、《汤钊猷院士集》
主要成就:1994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性别:男
人物简介
汤钊猷,男,1930年12月出生,国际著名肝癌研究学者,肝癌早诊早治奠基人。中国工程院医药卫生工程学部首批院士,美国和日本外科学会名誉会员。现任复旦大学肝癌研究所所长、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肿瘤外科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国际抗癌联盟理事、中国抗癌协会肝癌专业委员会主委、中华医学会副会长、上海医科大学校长。
他在国际上最早系统提出“亚临床肝癌”概念,主编英文版《亚临床肝癌》专著,国际肝病学奠基人HansPopper称“这一概念是人类认识和治疗肝癌的重大进展”。它使肝癌手术切除后5年生存率提高一倍,使肝癌从“不治之症”向“部分可治之症”转化。近年来又投入“肝癌转移复发的研究”,在国际上最早建成转移性人肝癌裸鼠和细胞模型,并成功用于肝癌转移的研究。2次任国际癌症大会肝癌会议主席,90余次在国际会议作特邀演讲,主办7次上海国际肝癌肝炎会议并任主席。任11本国际杂志编委,2本亚太区杂志主编。主编专著9本,
人物经历
1930年12月26日,汤钊猷出生于广东省江门市新会区。
1948年7月至1952年7月,汤钊猷担任天津市立总医院医师。
1949年1月至1954年1月,汤钊猷就读于国立上海医学院。
1954年1月至1955年1月,汤钊猷担任上海第一医学院中山医院外科医师。
1952年7月至1956年7月,汤钊猷担任天津市立总医院讲师。
1955年1月至1956年1月,汤钊猷担任北京苏联红十字医院外科医师。
1956年1月至1968年1月,汤钊猷担任上海医科大学中山医院外科医师。
1956年7月至1962年11月,汤钊猷担任天津市立总医院外科副主任。
1962年11月至1964年12月,汤钊猷担任天津医学院外科学副教授。
1968年1月至1978年1月,汤钊猷担任上海医科大学中山医院肿瘤组组长。
1978年1月至1988年1月,汤钊猷担任上海医科大学中山医院肝癌研究室室主任。
1987年,汤钊猷受到邓小平同志接见。
1988年1月
个人生活
夫人:李其松教授
主要成就
汤钊猷科研成就
科研综述
20世纪60年代末,汤钊猷从事肝癌研究,在肝癌临床诊治和相关基础研究方面做了许多工作。20世纪70年代,他领导一个小组解决了肝癌早期治疗的关键:创用甲胎蛋白动态分析诊断没有症状的肝癌;倡导对合并肝硬化的小肝癌以局部切除代替肝叶切除;发现对亚临床期复发的再切除可进一步提高疗效;更新了肝癌自然病程的概念等,使肝癌由“不治之症”变为“部分可治之症”。他提出的“亚临床肝癌”概念,被国际肝病学奠基人HansPopper称为“是人类认识和治疗肝癌的重大进展”。小肝癌研究获1979年美国金牌奖和1985年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20世纪90年代起,他将研究方向转到肝癌转移复发上来,经过多年的努力,通过三项技术创新,建成国际首例“高转移人肝癌模型系统”,此模型已在中国国内外70多个科研院所推广,美国国立癌症研究所人癌癌变实验室认为:这是可供研究肝癌转移和识别抗转移药物的第一个模型,对学术研
社会任职
时间 | 担任职务 |
---|---|
1989年 | 中华医学会副会长 |
1990年至1998年 | 国际抗癌联盟(UICC)理事 |
2005年 | 中华医学会理事会理事 |
中华医学会肿瘤学会副主委 | |
中国抗癌协会肝癌专业委员会主委 | |
中国工程院医药卫生学部副主任、主任 | |
国家教委科技委员会副主任 |
人物评价
汤钊猷先生从事肝癌研究40余年,在攻克肝癌早诊早治和转移复发研究中,做出了举世瞩目的贡献。他的工作以及他培养和带领的团队的工作使中国肝癌诊治和研究水平处于世界领先,极大提高了中国医学界的国际地位。(复旦大学评)
“亚临床肝癌这一新概念是人类对肝癌的认识与治疗的巨大进展”。(国际肝病学奠基人HansPopper在英文版《亚临床肝癌》前言中指出)
人物影响
汤钊猷——上海建行肝癌诊疗研究奖励基金
汤钊猷——上海建行肝癌诊疗研究奖励基金始建于1995年2月,由汤钊猷教授捐出个人所得奖金2万元首先发起。立即得到上海建设银行的大力支持,拨款10万元共同建立了奖励基金,定名为《汤钊猷——上海建行肝癌诊疗研究奖励基金》。此后汤钊猷院士又投入奖金等款项11万元,江苏泰兴市人民医院赞助2万元,上海建设银行再次投入10万元,现有基金总额35万元,奖励肝癌诊疗研究工作中取得显著成绩者。
相关新闻
2022年12月15日,时年92岁高龄的汤钊猷教授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接种点,完成新冠灭活疫苗第三剂次的接种。并表示:“对于老年人来说,接种新冠疫苗最重要的一点是能降低重症风险,这点对这个群体来说是最为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