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长耿简介
基本资料
中文名:阮长耿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上海
出生日期:1939年8月14日
毕业院校:北京大学
职业:教育科研工作者
主要成就:中国工程院院士(1997年)
性别:男
政治面貌:中共党员
人物经历
1939年8月14日,阮长耿出生于上海。
1958年1月—1964年1月,在北京大学生物化学专业学习,毕业后获得学士学位。
1964年1月—1978年1月,进入苏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血液学研究室工作。
1979年1月—1981年1月,在(法国)巴黎第七大学血液病学专业学习,毕业后获得博士学位。
1982年1月,担任苏州医学院血栓与止血研究室主任。
1987年1月—1993年1月,担任苏州医学院副院长。
1988年1月,担任江苏省血液研究所所长。
1993年1月—2000年1月,担任苏州医学院院长。
1994年1月—2004年1月,担任中核总(部级)核医学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主任。
1997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医药卫生学部)。
2007年1月,担任卫生部血栓与止血重点实验室主任。
主要成就
阮长耿科研成就
科研综述
1979年—1981年,阮长耿鉴定出国际上第一个抗人血小板膜糖蛋白I单克隆抗体,并阐明血小板膜糖蛋白I作为粘附蛋白Von Willebrand因子受体的功能。
1981年,阮长耿建立了中国第一个血栓与止血研究室,研制成功中国第一组抗人血小板、vW因子等苏州(SZ)系列单抗,其中5株单抗被确认为国际血小板研究的标准试剂,在血栓与止血领域里对血小板膜糖蛋白的结构与功能、出血和血栓性疾病的基础和临床研究以及单抗导向诊断与治疗等进行了系统的创新性研究。
阮长耿应用SZ系列单抗,深入地进行了基础和临床研究,并建立了血小板膜GP、vW因子和活化血小板(GMP一140)等检测药盒,在全中国推广应用,提高了中国出血和血栓性疾病的诊断水平。研制的“抗活化血小板”和“抗纤维蛋白”等多种“血栓导向单抗”可用于血栓显象和导向溶栓治疗,还进行了多种出血性疾病的分子病理学研究,在血小板无力症、血友病和
社会任职
阮长耿兼任江苏省政协委员(1990年01月至2002年12月),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主任委员,中华血液学会主任委员、常务委员,《中华血液学杂志》《中华医学杂志》《J.Thromb&Hemost.》《Thromb.Res》编委,中华血液学会主任委员、常务委员,江苏医学会副会长,江苏省科协委员会副主席,中国实验血液学会副主任委员。
人物评价
阮长耿院士之所以能够走到今天,能够为中国在血栓与止血的基础研究、临床诊疗和人才培养等方面作出卓越贡献,与他数十年如一日专心致志从事研究和教学,始终不忘对党忠诚、服务人民,以极端严谨、负责的态度投入工作分不开,与他勇于创新、追求卓越,始终保持清正廉洁的作风分不开,他甘坐冷板凳,矢志有作为,以自己孜孜以求获取的成就报效祖国和人民。(苏州新闻网评)
阮长耿是中国血液学的重要领军人物、血栓与止血领域泰斗,为血栓与止血事业做出了卓越贡献。(江苏血液研究所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