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惠民简介
基本资料
中文名:侯惠民
国籍:中国
出生地:上海市
出生日期:1940年10月13日
毕业院校:日本北海道医疗大学
职业:教育科研工作者
代表作品:《药用辅料应用技术 第2版》
主要成就:1996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人物经历
1940年10月13日,侯惠民出生于上海市。
1958年,从上海市第五十四中学毕业,考入上海第一医学院(现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医疗系。
1963年,从上海第一医学院药学系毕业并获得学士学位,之后进入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工作。
1985年,筹建国家食品药品监督局包装材料科研检测中心,并担任中心主任。
1988年—1991年,就读于日本北海道医疗大学药学系,毕业并获得博士学位。
1995年—2012年,担任药物制剂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董事长。
1996年10月,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2004年,担任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蛋白质与多肽药物重点实验室主任。
2019年,担任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终身教授,上海工程技术大学药物智能制剂与智能制造研究中心主任。
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
科研综述
截至2019年7月,侯惠民先后研制成功:中国首个膜剂新剂型及其生产线,该剂型为中国最早收入药典;中国首个缓释抗生素微粒制剂,并设计制造了其关键设备—挤出滚圆机生产线,已在多家企业生产数个品种10余年;中国首个日服一次的抗高血压药激光打孔渗透泵控释片,并设计制造了其关键设备—全自动激光打孔检查机并不断升级改进,该控释制剂在中国国内投入生产已有10余年,2017年单品种销售额6亿余元;中国国内外第一个口腔粘贴片,并设计制造了国际首创关键设备—片面涂膜机,规模化生产已10余年,累计产值10余亿元;中国第一个硝酸甘油透皮贴剂,并设计制造了关键设备—涂膜机及包装机,解决了透皮贴剂规模化生产问题;抗肿瘤药物脂质体及其工程化,解决了其关键设备;中国第一个眼内植入微丸及其制造装置。
学术论著
根据2022年7月中国工程院网站显示,侯惠民先后主编学术著作1部,参编2部,著作(科普)1部,主译学术著
社会任职
时间 | 担任职务 |
---|---|
1998年3月—2003年3月 |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九届全国委员会委员 |
2003年3月—2008年3月 |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届全国委员会委员 |
2008年3月—2013年3月 |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一届全国委员会委员 |
2001年—2008年 | 上海市人民政府参事 |
第七、八、九届国家药典会委员 | |
第十届国家药典会执行委员 | |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包装材料科研检验中心主任 | |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包装材料与药物相容性研究重点实验室主任 | |
中国药品监督管理研究会药品包装材料与辅料监督管理研究专委会主任委员 | |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 | |
中国药学会常务理事 | |
中国医药包装协会副理事长 | |
中国药品监督管理研究会副会长 | |
上海市药学会名誉理事长 | |
宁夏特色中医药现代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委员 |
人物评价
您(侯惠民)心系国家发展,多次为中国医药卫生事业发展建言献策。您热爱祖国、服务人民、开拓创新、勇于攀登、严谨治学、敬业奉献、造诣精深、德高望重,是中国工程科技界的楷模。(中国工程院院长李晓红祝侯惠民院士八十岁寿辰贺词)
侯惠民是中国最早研究控释、缓释制剂的学者之一,也是中国药品包装材料研究的开拓者之一。(上海工程技术大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