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单

淘名人>名人百科>陈君石简介

陈君石简介

淘名人 2024-01-23 17:40 热度:

陈君石

陈君石,男,1935年6月15日出于上海,原籍浙江杭州,营养与食品安全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研究员、科技总顾问,中国毒理学会名誉理事长。1956年陈君石从北京医学院毕业后进入中央卫生研究院营养学系工作;1964年进入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就读药理学硕士研究生;1968年获得药理学硕士学位;1980年作为访问学者前往美国,先后在美国奥尔巴尼医学院毒理学系和康奈尔大学营养科学系进修;1981年回到中国后,在中国预防医科院营养与食品卫生研究所工作;1984年获得施瓦茨国际奖;2002年进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工作;2003年被授予伦敦都市大学生命科学荣誉博士;2005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2007年代表中国政府担任食品添加剂法典委员会主席;2009年出任第一届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2010年担任国家食品安全标准审评委员会副主任,兼技术总师;2011年担任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研究员、科技总顾问;2014年担任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专家委员会副主任;2016年获得中国标准创新贡献奖终身成就奖。担任《BiomedicalandEnvironmentalSciences》执行主编、《卫生研究》主编、《中华预防医学杂志》主编、《NutritionandCancer》和《InternationalJournalofCancer》等杂志编委。陈君石的研究领域为: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与风险交流;食品毒理学;膳食、营养与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流行病学研究;食物强化;总膳食研究。

基本资料

中文名:陈君石

国籍:中国

出生地:上海

出生日期:1935年6月15日

毕业院校: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医学院公共卫生学系

职业:教学科研工作者

代表作品:《健康管理师》、《膳食脂肪与健康》

主要成就:200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原籍:浙江省杭州市

性别:男

人物经历

1935年6月15日,陈君石出生于上海市,原籍浙江省杭州市。

1952年9月,陈君石进入北京医学院公共卫生学系学习。

1956年7月,陈君石从北京医学院毕业后进入中央卫生研究院营养学系工作(至1964年8月)。

1964年9月,陈君石进入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就读药理学硕士研究生。

1968年10月,陈君石从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研究生毕业,获得药理学硕士学位。

1980年3月,陈君石作为访问学者,前往美国,先后在美国奥尔巴尼医学院毒理学系(1980年3月至1980年8月)和康奈尔大学营养科学系进修(1980年8月至1981年5月)。

1981年6月,陈君石回到中国后,在中国预防医科院营养与食品卫生研究所工作(至2001年12月),期间担任副所长(1987年5月至1998年5月)。

1984年,陈君石因为对硒与克山病的研究(研究时间为:1968年至1976年)获得施瓦茨国际奖。

2001年,陈君石担任

展开阅读全文 ∨

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

科研综述

1968-1976年,陈君石从事硒与克山病研究,并获得1984年施瓦茨国际奖;1983-1993年与康奈尔大学和牛津大学合作开展“中国膳食、生活方式和疾病死亡率关系研究”,专著作为《CancerRes.》1992年11期封面,获卫生部科技进步一等奖(第一作者);1990年在中国开创中国总膳食研究;1994-1998年主持茶叶防癌研究重点项目,人群干预研究达国际领先水平。1998年开始系统研究和推广NaFeEDTA强化酱油预防贫血。

学术论著

截至2016年9月,陈君石出版编著、译著18本,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

科研成果奖励

人才培养

截至2016年9月,陈君石培养了多名硕士生、博士生和博士后,根据全国图书馆参考咨询联盟,陈君石在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培养的学生情况如下:

荣誉表彰

社会任职

时间

担任职务

1988年04月至1993年03月

全国政协委员

1993年01月至

国际生命科学学会中国办事处 副主任、主任

1993年03月至1998年03月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八届全国委员会委员

1998年03月至2003年03月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九届全国委员会委员

2003年03月至2008年03月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届全国委员会委员

2005年01月至

中国预防医学会健康风险评估与控制专业委员会 主委

2006年01月至

中国毒理学会 名誉理事长

2007年01月至

中国食品科技学会 常务理事

2009年01月至

“HarvestPlus-China项目”顾问专家委员会 主席

2009年12月至

第一届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

2018年10月至2022年10月

中国毒理学会第七届理事会荣誉理事长


国家食品安全标准审评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专家委员会副主任


国际食品添加剂法典委员会主席

展开阅读全文 ∨

人物言论

2010年

2010年3月,陈君石院士告诉《科学时报》记者:“任何一个农业新品种的诞生都是基因改变的结果,这是农业发展的根本。为什么没有人质疑袁隆平院士的杂交水稻新品种?因为人们普遍认为,传统的杂交方式是安全的,而人为的基因改变就是不安全的,同样的误解也出现在对食品添加剂的认识上,即天然的食品添加剂就是安全的,而化学合成的食品添加剂就是不安全的。事实上,天然的食品添加剂中也有有毒有害的,而化学合成的经过科学评价的照样是安全的。对于转基因作物来说,基因改变的数量远远低于传统杂交育种方式所发生的,在基因位点的选择和确定上也更为精确。”

2011年

2011年5月,关于食品添加物,陈君石院士说:人不是烧杯,放进去的东西一点点积累。人体有代谢功能,吃进添加剂后,只要不是量很大,自然会代谢排出体外,并不会对身体健康造成影响。像柠檬黄这类食品添加剂,毒性较低,只要不是吃很多,天天吃也不会影响健康。

2012年

展开阅读全文 ∨

人物评价

陈君石是中国食品毒理学学科的创始人之一,是国内外享有盛誉的营养和食品安全专家。(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评)

陈君石在国际食品法典活动中捍卫中国利益,以充分的数据,挫败了欧洲国家制定酱油中氯丙醇限量标准的动议;开创了由中国牵头起草国际食品标准的先河,并为中国"入世"后应对食品进出口的非关税壁垒措施做出重要贡献。(上海交通大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