邬堂春简介
基本资料
中文名:邬堂春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四川省简阳市
出生日期:1965年7月25日
毕业院校:同济医科大学
职业:教育科研工作者
代表作品:《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
主要成就:2021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政治面貌:中共党员
人物经历
1965年7月25日,邬堂春出生于四川省资阳市简阳市。
1988年,从同济医科大学(现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预防医学专业毕业。
1993年,从同济医科大学毕业,获得医学博士学位。
1995年—1996年,在加拿大拉瓦尔大学(LavalUniversity)分子遗传与发育研究室做博士后研究。
2000年,被聘为博士生导师。
2001年,担任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副院长。
2003年12月,兼任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农药毒理研究中心主任。
2005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
2006年5月,担任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院长。
2009年,入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
2015年12月,担任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副院长。
2021年11月,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2022年,任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院长。
主要成就
邬堂春科研成就
科研综述
邬堂春运用大样本、高质量的前瞻性队列,破解了矽尘暴露致肺癌和冠心病死亡增加的世界难题,为国际癌症研究机构认定矽尘为肺致癌物提供了高级别证据,促进了中美等国家职业卫生标准的重大修订,成效显著;揭示了家用固体燃料产生的室内空气污染是居民过早死亡的重大病因,提出改用清洁能源和有效通风的预防措施,改变了中国乃至世界的预防对策;深入研究了空气污染致心肺损害的主要成分和作用机制,为制订环境质量标准和高效精准预防提供了新证据。
学术论著
根据2022年2月中国工程院网站显示,邬堂春先后在《The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Medical Association》《Nature》等发表论文400余篇。
学术交流
1999年10月和2005年5月,邬堂春组织了第二届、第四届应激反应的分子生物学国际会议。
承担项目
项目时间 | 项目名称(担任职务) | 项目来源 | 经费 |
---|---|---|---|
2011年—2015年 |
社会任职
时间 | 担任职务 |
---|---|
2005年9月 | 《Cell Stress & Chaperones》编委 |
2012年 |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副总编 |
2012年 | 《中华劳动卫生与职业病学杂志》副总编 |
2015年—2017年 | 国际细胞应激学会(Cell Stress Society International)主席 |
2019年5月 | 中国医师协会公共卫生医师分会第一届委员会会长 |
2020年2月 | 国家健康科普专家库第一批成员 |
2022年1月 | 湖北省科学技术协会第九届委员会委员、常委 |
中国医师协会副会长兼公共卫生分会会长 | |
教育部环境与健康重点实验室主任 | |
第十、十一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生命科学部学科评审组成员 | |
2022年8月 | 湖北省科协第十届委员会副主席 |
人物评价
邬堂春在揭示空气污染病因、阐明发病机制和制定预防对策等方面做出了杰出贡献。(中国工程院评)
邬堂春对中国乃至世界创建清洁环境、促进健康长寿、共享美好生活的预防医学实践,具有引领示范作用。(华中科技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