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单

淘名人>名人百科>林东昕简介

林东昕简介

淘名人 2024-01-24 13:36 热度:

林东昕

林东昕,1955年10月24日出生于福建省福州市,肿瘤遗传学及分子流行病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肿瘤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病因及癌变研究室主任。林东昕于1980年从上海第一医学院毕业,之后担任福建医科大学助教;1986年获得北京医科大学研究生院医学硕士学位;1988年至1990年在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肿瘤研究所和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中心学习和工作;1990年至1994年在美国国家毒理学研究中心分子流行病学研究室从事肿瘤基础研究;1994年至1995年担任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营养及食品卫生研究所副研究员;1995年进入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肿瘤研究所工作,担任肿瘤病因及癌变研究室主任;1998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2013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2019年被聘为中国医学科学院学部委员。林东昕的研究领域为恶性肿瘤发生发展的分子机制及其遗传易感性。

基本资料

中文名:林东昕

外文名:Lin Dongxin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福建省福州市

出生日期:1955年10月24日

毕业院校:北京医科大学研究生院

职业:教育科研工作者

代表作品:《肿瘤遗传学》、《肿瘤学》、《临床肿瘤学》、《肺癌诊断治疗学》

主要成就:2013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性别:男

人物经历

1955年10月24日,林东昕出生于福建省福州市。

1975年—1980年,就读于上海第一医学院(现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医疗系,毕业并获得学士学位。

1980年—1983年,担任福建医科大学助教。

1983年—1986年,就读于北京医科大学营养及食品卫生学专业,毕业并获得医学硕士学位。

1986年—1988年,担任福建医科大学讲师。

1988年8月—1990年6月,在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肿瘤研究所和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中心(IARC)学习和工作。

1990年7月—1994年8月,在美国国家毒理学研究中心分子流行病学研究室从事肿瘤基础研究。

1994年—1995年,担任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营养及食品卫生研究所副研究员。

1995年,进入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肿瘤研究所工作,担任肿瘤病因及癌变研究室主任,癌发生及预防分子机理北京市重点实验室主任。

1998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

2011年,被聘为闽江

展开阅读全文 ∨

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

科研综述

林东昕的主要学术贡献是揭示中国食管癌、胰腺癌、肺癌等重要肿瘤的遗传易感基因,易感基因与环境的交互作用,以及遗传变异对肿瘤放化疗疗效和预后的影响。

林东昕较系统地研究了致癌物代谢、DNA修复、细胞周期和凋亡控制、肿瘤免疫等系统的基因遗传变异与肺癌、食管癌、胃癌、乳腺癌、结-直肠癌等常见肿瘤发生和发展的关系。

学术论著

根据2021年5月中国工程院网址显示,林东昕先后在《自然-遗传学》(NatureGenetics)等期刊发表科学论文260余篇,被引用14000余次,H—指数68。

承担项目

根据2021年5月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网站显示,林东昕先后承担国家“973”重大基础研究规划、国家“863”高技术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国家医学科技攻关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北京市科委重大项目、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基金项目、海外青年

展开阅读全文 ∨

社会任职

时间

担任职务

2014年10月

福建医科大学北京校友会第一届理事会名誉会长

2014年09月

地方病与少数民族疾病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

2020年11月

广东省生物医学影像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荣誉主任委员


中国实验动物学会第七届理事会副理事长


中国抗癌协会理事


中国抗癌协会肿瘤病因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中国吸烟与健康协会理事


癌发生及预防分子机理北京市重点实验室主任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


北京大学医学部学术委员会委员


分子肿瘤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

展开阅读全文 ∨

人物评价

林东昕院士长期致力于肿瘤分子机制和基础相关领域研究,是中国肿瘤学界的领军人物。(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院长单鸿评)

林东昕在肿瘤发生发展的分子机制及其遗传易感性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贵州医科大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