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校堃简介
基本资料
中文名:李校堃
国籍:中国
民族:满族
出生地:陕西省渭南市富平县
出生日期:1964年02月28日
毕业院校:中山医科大学
职业:教育科研工作者
主要成就:2019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性别:男
政治面貌:中国共产党党员
人物经历
1964年02月28日,李校堃出生于陕西省渭南市富平县。
1987年,毕业于白求恩医科大学(现吉林大学白求恩医学部),并获得医学学士学位。
1992年,毕业于白求恩医科大学,并获得医学硕士学位。
1992年—1999年,担任暨南大学生物工程研究所助研、副研究员。
1996年,毕业于中山医科大学(现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并获得医学博士学位。
1999年—2005年,暨南大学教育部基因组药物工程研究中心主任、特聘教授;暨南大学生物医药技术研究开发中心主任。
2005年—2009年,担任基因工程药物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副主任。
2005年2月—2012年12月,担任温州医科大学药学院院长;浙江省生物技术制药工程重点实验室主任、特聘教授;吉林大学-温州医科大学生物药物联合实验室主任。
2005年度,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
2007年—2008年,在美国哈佛大学、路易斯维尔大学高级访问学者。
2007年4月,入选国家人事
主要成就
李校堃科研成就
科研综述
李校堃主要聚焦以生长因子为代表的蛋白质药物基础理论研究与新药研发,尤其是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GFs)家族蛋白的功能、系统理论与新药研究。在国际上率先开发出多种促组织损伤与再生修复的一类新药和三类载药医疗器械,广泛应用于烧伤、难愈性溃疡、重大灾害性创伤和国防战伤救治;发现并系统阐明了FGFs家族蛋白与代谢疾病相关机制,提出“生长因子代谢轴”理论假说,为相关代谢疾病的诊治提供了新思路,为生长因子治疗代谢病的新药研发奠定了重要基础。
学术论著
根据2020年中国工程院网站显示,李校堃在Nature, Cell Metab, Mol Cell, Circulation等发表论文200余篇。
科研成果奖励
根据2020年中国工程院网站显示,李校堃先后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教育部自然一等奖等。
获奖时间 | 获奖项目 | 奖励名称 |
---|---|---|
2015年 | 中国人体表慢性难愈合创面发生新特征与防治 |
社会任职
时间 | 担任职务 |
---|---|
2018年11月 | 教育部生物技术、生物工程类专业教指委副主任 |
2020年1月16日 | 浙江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
2020年1月16日 | 浙江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教育科技文化卫生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
中国生物工程学会常务理事 | |
中国生物工程学会转化医学委员会主任委员 | |
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副理事长 | |
《Biotechnology Journal》等杂志编委 | |
2020年9月 | 海西医学联盟主席 |
2022年9月 | 温州市科学技术协会主席 |
2023年2月 | 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 |
人物评价
李校堃从事科教工作20余年来,领导科研团队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把生长因子(FGFs)开发为临床药物的国家,为中国加快开发具有自主国际知识产权的生物新药做出了突出贡献。(温州医科大学药学院评)
李校堃院士在国际上首次提出生长因子代谢调控轴理论,发现并阐明生长因子与代谢性疾病之间的关系和机制,为糖尿病及代谢性疾病患者带来福音,为推动中国生物医药产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温州医科大学校长李校堃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时浙江省省委书记车俊、省长袁家军的贺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