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单

淘名人>名人百科>蒋建新简介

蒋建新简介

淘名人 2024-01-24 15:13 热度:

蒋建新

蒋建新,1962年12月12日出生于湖南邵阳,创伤与野战外科学专家,少将军衔,技术三级,文职二级,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特色医学中心战创伤医学中心主任,创伤、烧伤与复合伤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战伤救治前沿技术研究室主任。蒋建新于1980年考入第三军医大学临床医学系并入伍;1985年本科毕业后留校继续就读硕士研究生;1991年至1993年前往奥地利路德维希·玻尔兹曼创伤研究所进行客座研究;1995年获得第三军医大学博士学位,先后入选新世纪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首批军队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工程、重庆市“322重点人才工程”一层次人选;2002年被评为重庆市首届学术技术带头人;2021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蒋建新主要从事战创伤领域高爆武器伤与创伤感染救治研究。

基本资料

中文名:蒋建新

国籍:中国

出生地:湖南省邵阳市

出生日期:1962年12月12日

毕业院校:第三军医大学

职业:教育科研工作者

代表作品:《细菌内毒素基础与临床》、《创伤感染学》

主要成就:2021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性别:男

人物经历

1962年12月12日,蒋建新出生于湖南省邵阳市新宁。

1980年8月,考入第三军医大学临床医学系并入伍。

1985年,从第三军医大学本科毕业,留校继续就读硕士研究生,师从野战外科医学专家王正国院士。

1991年—1993年,前往奥地利路德维希·玻尔兹曼创伤研究所(LudwigBoltzmannInstituteforTraumatology)进行客座研究。

1992年—1995年,就读于第三军医大学,毕业并获得博士学位。先后入选新世纪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首批军队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工程、重庆市“322重点人才工程”一层次人选。

2002年,被评为重庆市首届学术技术带头人。

2021年11月,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

科研综述

蒋建新开启现代爆炸性武器伤和创伤脓毒症分子遗传学研究,建立现代爆炸性武器致伤理论,破解爆炸冲击波致伤机制与防护难题,实现爆炸伤的能防可治;提出创伤感染病原学新理论,揭示内源性感染是危重伤并发感染的重要途径以及病原菌免疫逃逸感染机制,提出创伤脓毒症易感“创伤增敏”、分子遗传学等新机制;建立创伤感染诊治新的技术体系,实现创伤感染的预警识别与精准防治,使中国危重伤脓毒症防治水平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研究成果写入国家军用标准和创伤救治指南。多次赴青藏高原,将高原现代战伤救治成果应用于部队,先后参与了汶川地震、芦山地震、以及多起爆炸事故的医疗救援。

学术论著

根据2022年7月中国工程院网站显示,蒋建新先后发表论文327篇,其中在CNS子刊等发表SCI论文120余篇,主编专著7部。

承担项目

截至2021年11月,蒋建新先后主持完成国家973计划、军队重大专项等30余项科研项目。

科研成果奖励

根据2

展开阅读全文 ∨

社会任职

时间

担任职务

2005年

亚洲创伤学会秘书长

2006年—2010年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创伤项目首席科学家

2018年3月—2023年3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2022年4月

两江生命科技城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


中华医学会创伤学分会前任主任委员、创伤感染学组组长、组织修复学组副组长


全军战创伤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中华创伤杂志》(英文版)副总编


《中华外科杂志》常务编委


《中华创伤杂志》(中文版)常务编委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常务编委

展开阅读全文 ∨

人物评价

蒋建新是中国创伤与野战外科学学科带头人,在爆炸伤防治、危重伤感染、内脏修复等战创伤领域取得多项重大成果,做出了突出贡献。(《科技日报》评)

蒋建新专注于战伤救治与并发症防治,为构建解放军打胜仗的卫勤保障体系做出了突出贡献。(中国军网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