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单

淘名人>名人百科>黄璐琦简介

黄璐琦简介

淘名人 2024-01-24 16:18 热度:

黄璐琦

黄璐琦,1968年3月12日出生于江西省上饶市婺源县,中国共产党党员,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中医科学院学部委员。现任中国中医科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研究生院院长,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副局长、党组成员、直属机关党委书记,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第十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三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1989年7月,黄璐琦在江西中医药学院获学士学位。1992年7月,在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获硕士学位。1995年7月,在北京医科大学(现北京大学医学部)获博士学位。1997年11月起,先后担任过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副所长、代所长、所长,中国中医科学院副院长。2012年12月,出任中药资源中心主任。2015年8月起,任中国中医科学院党委常委、常务副院长,并继续兼任中药资源中心主任。2018年12月起,任中国中医科学院院长、中国中医科学院研究生院院长。黄璐琦主要从事中药资源和分子生药学的研究工作。

基本资料

中文名:黄璐琦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江西省上饶市婺源县

出生日期:1968年3月12日

毕业院校:北京医科大学

职业:教育科研工作者

主要成就:2015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人物经历

1985年9月—1989年7月,黄璐琦在江西中医药学院攻读学士学位。

1989年9月—1992年7月,在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攻读硕士学位。

1992年7月—1995年7月,在北京医科大学(现北京大学医学部)攻读博士学位。7月—1995年7月,任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1995年7月—1997年11月,任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生药室副主任。

1997年11月—2000年7月,任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副所长。

2000年7月—2002年11月,任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代所长。

2002年11月—2012年10月,任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所长。

2012年12月起,任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资源中心主任。

2008年10月—2015年8月,任中国中医科学院副院长(其间,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入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国家特支计划”百千万工程领军人才)。

2015年8月—2018

展开阅读全文 ∨

主要成就

黄璐琦科研成就

科研综述

黄璐琦作为中国中药资源普查试点工作专家指导组组长,牵头编制了《全国中药资源普查技术规范》,组织实施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试点工作;提出并发展了“分子生药学”和道地药材形成的理论;建立了珍稀濒危常用中药资源五种保护模式和中药材鉴别新方法,使分子鉴别方法首次收载于国家药典。

学术论著

截至2020年7月,黄璐琦在中国国内外一级刊物发表论文500余篇,主编著作17部。

1.黄璐琦,等.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方案设计与实施[J].中国中药杂志,2013(05):625-628.

2.黄璐琦,等.中药资源发展的趋势探讨[J].中国中药杂志,2011(01):1-4.

3.黄璐琦,等.合成生物学在中药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中的应用[J].药学学报,2014(01):37-43.

4.黄璐琦,等.双分子标记法的构建及在中药研究中的应用[J].中国中药杂志,2015(02):165-168.

5.黄璐琦

展开阅读全文 ∨

社会任职

任期

职务

2021年5月—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第十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副主席

2021年5月—

成渝双城经济圈道地药材产业高质量发展联盟顾问

2021年3月—

省部共建中医湿证国家重点实验室、广东省中医药科学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

2018年12月—

国家监察委员会第一届特约监察员

2018年3月—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三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

2017年11月—

北京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2016年6月—2021年5月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第九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

2010年11月—2015年11月

北京市青年联合会第十届委员会副主席


全国中药资源普查工作专家指导组组长


国家中药材产业扶贫技术指导中心主任


中药材产业扶贫行动技术指导专家组组长


中华中医药学会中药鉴定分会主任委员


中国药学会第二十三届理事会副理事长


中国植物学会药用植物及植物药专业委员会主任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中医学、中药学学科评议组召集人


国家药典委员会委员


全国中药材种子

展开阅读全文 ∨

个人生活

黄璐琦的母亲金青是新安医学学派的传承人,是家乡当地有名的中医。那时候,他觉得医生很崇高,为母亲是一名中医感到自豪。他儿时的理想是当一名科学家。1985年高考填报志愿时,父亲希望他学建筑,因为家里已经有一个学医的姐姐了,他就在志愿表上填写了同济大学建筑学专业,可是反而被调剂到江西中医学院中药专业。大学时,他曾师从生药学专家楼之岑院士、诚静容先生和乐崇熙研究员。求学期间,黄璐琦专注于栝楼属植物的研究,常常为了实地考察只身一人进入深山老林。

人物评价

黄璐琦的心间一直挂着“继承与发展”这个理念,他坚持以中医理论为指导,他努力尝试把各个领域的知识引入到中医中药。对分子生药学的研究,他一坚持就是近20年。(人民网评)

黄璐琦在学生们的印象中,经常是实验室里来得最早、走得最晚的,有时还会忙碌到将近深夜时分。做他的学生,有压力更是动力。(《中国中医药报》评)

多年来,黄璐琦对照李时珍的事迹践行着,在科研的路上知难而进,迎难而上。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黄璐琦和他的团队深谙此道,以心践之,致力于中药资源研究和保护。(《中华儿女》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