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家鸿简介
基本资料
中文名:董家鸿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日期:1960年03月8日
毕业院校: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
职业:教育科研工作者
代表作品:《肝脏移植手术图解》、《精准肝脏外科学》
主要成就:2017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性别:男
政治面貌:中国共产党党员
人物经历
1960年3月8日,董家鸿出生于江苏省连云港市灌云县。
1976年,16岁时高中毕业,去农村当了知青。
1978年2月—1982年12月,就读于徐州医学院(现徐州医科大学)临床医学系,毕业并获得学士学位。
1983年2月—1985年12月,就读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普通外科专业,师从肝胆外科学家黄志强院士,毕业并获得硕士学位。
1986年1月—1989年5月,担任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肝胆外科、全军肝胆外科中心住院医师、助教。
1989年6月—1994年11月,担任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肝胆外科、全军肝胆外科中心主治医师、讲师。
1990年9月—1993年12月,就读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普通外科专业,师从肝胆外科学家黄志强院士,毕业并获得博士学位。
1994年12月—1996年5月,担任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肝胆外科、全军肝胆外科中心副主任、副教授、副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
1996年6月—19
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
科研综述
董家鸿在国际上首创“精准外科”新理念,创立了精准肝胆外科范式,确立了病灶清除、脏器保护、损伤控制三要素平衡的系统化干预策略,构建了以可视化、可量化和可控化为特征的关键外科技术,破解了肝胆外科手术中定位、定量、定构和精控的系列难题。精准外科理念已被广泛应用于神经外科、胰腺外科、胃肠外科、脊柱外科、整形外科、肿瘤外科、介入治疗科等诸多临床专科领域,促进了当代外科理念和范式的革新。
学术论著
截至2016年8月,董家鸿先后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已发表学术论文347篇,其中SCI收录78篇;主编《肝移植图谱》《HepatobiliaryCancer》《肝内外胆管扩张诊断治疗学》《亚临床肝癌》,主译《肝脏外科要点与盲点》《胆道外科要点与盲点》《胰腺外科要点与盲点》专著。
承担项目
截至2016年8月,董家鸿先后承担科技部重大专项、卫生部行业基金重点项目、“863”项目等国家省部级课题共16项。
社会任职
时间 | 担任职务 |
---|---|
2015年10月 | 北京医师协会第四届副会长 |
2016年8月 | 香港大学荣誉教授 |
2018年3月 | 中国肝癌防治联盟共同创立者、联合主席 |
2018年5月 | 中国医师协会智慧医疗专业委员会首任主任委员 |
2019年6月 | 果洛州包虫病防治攻坚首席专家 |
2022年5月 | 中国工程院医药卫生学部第十届常委会成员 |
中国医师协会常务副会长 | |
国际活体肝脏移植学会执行委员 | |
国际消化外科学会(ISDS)执行委员 | |
国际肝胆胰协会(IHPBA)学术委员会委员 | |
国际外科、消化科和肿瘤科医师协会(IASGO)执行委员、外科分会主席 | |
国际肝移植协会(ILTS)教育委员会委员 | |
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副会长 | |
中国医师协会智慧医疗专委会会长 | |
中国研究性医院学会肝胆胰外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 |
中国国际医疗保健交流促进会肝脏肿瘤委员会主任委员 | |
中华外科学会常务委员 | |
中华器官移植学会常务委员 | |
中央保健委员会会诊专家 | |
海峡两岸医药交流协会副会长 | |
北京市医学会副会长 | |
国家器官捐赠与分配专家委员 |
人物评价
董家鸿是中国当代肝胆外科的领军人之一,被誉为国际精准外科的开拓者。他从医30余年,带领团队“开别人开不了的刀,治别人治不好的病”,屡屡突破外科的禁区,救治了数以万计来自海内外的复杂疑难肝胆胰病患。(中国工程院评)
董家鸿是中国肝胆胰外科和肝移植领域中青年领军人物之一。(《光明日报》评)
董家鸿牵头并迅速集结清华大学多个学院及临床医院组成医工结合科研攻关“战疫突击队”,为疫情的防控工作做出巨大贡献。(清华大学附属北京清华长庚医院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