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钰简介
基本资料
中文名:孙钰
外文名:Yu Sun
国籍:加拿大
出生地:辽宁省大连市
出生日期:1974年2月16日
毕业院校:明尼苏达大学
职业:教育科研工作者
主要成就:2014年当选加拿大工程院院士 2019年当选加拿大皇家学会科学院院士 2021年当选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
人物经历
1974年2月16日,孙钰出生于辽宁省大连市。
1992年至1996年,在大连理工大学自动控制专业学习,毕业并获得学士学位。
1996年至1999年,在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学习,毕业并获得硕士学位。
1999年至2002年,在美国明尼苏达大学电气与计算机工程系学习,毕业并获得电气工程硕士学位。
2002年至2003年,在美国明尼苏达大学机械工程系学习,毕业并获得机械工程博士学位。
2003年至2004年,在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从事博士后研究。
2004年7月,担任多伦多大学助理教授;同年,领导成立了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先进微纳米系统实验室并担任负责人。
2009年,晋升为副教授,并当选加拿大机械工程师协会会士。
2012年,晋升为教授。
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任多伦多大学纳米加工中心主任。
2013年,当选加拿大工程学院会士和美国机械工程协会会士。
2014年7月,当选加拿大工程院院士。
2015年,当选美
主要成就
孙钰科研成就
科研综述
孙钰针对机器人微纳操作中“测不准、定不稳、控不精”的难点,建立了“高灵敏、高稳定、高精度”的技术体系,并实现了重要装备突破。他的工作紧密结合机器人与自动化技术、控制与人工智能技术、生物医学工程技术,在机器人细胞手术、微纳牛顿力传感器设计与加工、纳米定位与传感、纳米材料与半导体芯片测量装备等领域做出了大量原创性工作与贡献。
学术论著
截至2021年12月,孙钰出版英文著作5本,发表SCI期刊论文230余篇。截至2022年7月,其出版物谷歌学术引用16,800次,H指数为70。
著作:
[B1] Micro- and Nanomanipulation Tools, Yu Sun and X.Y. Liu, Wiley-VCH, 2015.
[B2] Integrative Mechanobiology: Micro- and Nano- Techniques in Cell Mecha
社会任职
时间 | 职务 |
---|---|
1998年—1999年 | 北京新东方学校托福和GRE专业讲师 |
2010年 | IEEE自动化科学与工程国际会议项目主席 |
2011年 | 固态传感器、执行器和微系统国际会议执行计划小组委员会成员 |
2013年、2014年 | IEEE国际微机电系统会议技术计划委员会成员 |
2021年 | 小规模操纵、自动化和机器人国际会议主席 |
2021年 | IEEE机器人与自动化国际会议项目主席 |
2007年—2013年 | 《IEEE Trans. Automation Science and Engineering》副主编 |
2009年—2013年 | 《IEEE Trans. Mechatronics》技术编辑 |
2013年—2015年 | IEEE国际机器人与自动化会议编辑 |
2013年— | 《J. Micromechanics Microengineering》编委会成员 |
2014年— | 《Microsystems & Nanoengineering》编委会成员 |
2015年 |
人物评价
孙钰在细胞生物学和临床应用中实现自动化细胞操作和表征的微机器人领域以及MEMS技术方面做出了贡献。(IEEE机器人和自动化学会学术早期职业奖评)
孙钰教授是世界机器人生物操作领域的开拓者之一,在国际纳米技术研究领域具有重要影响。(大连理工大学评)
孙钰是微纳机器人领域国际著名中青年专家。(人民网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