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亚勤简介
基本资料
中文名:张亚勤
国籍:美国
民族:汉族
出生日期:1966年1月
毕业院校: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士、硕士)、乔治·华盛顿大学(博士)
职业:科学家
主要成就: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 澳州国家工程院院士,IEEE院士 1999年,联合创立微软亚洲研究院 2001年,中国国家基金委 顾问委员会 委员 2006年,创立微软亚太研发集团 2014年,百度公司总裁 2021年,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
出生地:山西太原
人物经历
1978年,年仅12岁的张亚勤考入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班,成为当届中国年纪最小的大学生,张亚勤曾向《西雅图时报》表示,人生志愿是成为一名科学家,牛顿是他的偶像。“那时候最热门的科目是物理,最大的名人是一个数学家。”张亚勤追随父亲,选择学习电子工程。7年之后,他从中科大电子工程专业硕士毕业,一个人去往更远的美国。
1989年,23岁的张亚勤获得美国乔治华盛顿大学博士学位,后来又在哈佛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深造。
1999年1月,回国加盟微软中国研究院,出任该院首席科学家。
2000年8月,出任微软中国研究院院长兼首席科学家。
2001年11月,微软中国研究院升级为微软亚洲研究院,张亚勤任首任院长。(2004年,微软亚洲研究院被MITTechnologyReview评为全球最顶级的计算机科学研究院。)
2004年1月,升任微软公司全球副总裁,进入微软决策层,成为比尔·盖茨的智囊团核心成员。负责统领微软全球移动通信及
社会兼职
张亚勤博士是美国杰出华人组织“百人会”(Committeeof100)的副主席,积极推动中美政治、经济、科技和文化的交流。同时,张亚勤博士也是联合国计划发展总署企业董事会董事和全球高科技产业的领袖之一。
张亚勤博士担任中国电子学会云计算专家委员副主任、物联网专家委员会主任、国家基金委顾问、国际移动大会(GMIC)主席、世界经济论坛Davos自动驾驶委员会委员;他同时担任联合国发展总署(UNDP)企业董事会董事,为全球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出谋划策。
张亚勤博士是很多高科技公司的董事会成员,参与过多种国际技术标准的制订,是全球逾十所顶尖高校的校董或名誉教授。
张亚勤博士担任悉尼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麻省理工学院、华盛顿大学、香港理工大学等国际知名院校的客座教授和同济大学校董。
担任芝加哥大学和康奈尔大学顾问委员会成员。
北京电影学院动画学院名誉院长和名誉
学术著作
张亚勤博士拥有60项美国专利,数十项技术创新成为国际标准,发表了500多篇学术论文,并出版11本专著。
主要贡献
研发创新
1999年,张亚勤博士和李开复博士等共同创立微软中国研究院(2001年升级为微软亚洲研究院)并担任第二任院长。微软亚洲研究院是全球计算机一流的研究机构,为中国和全球计算机、互联网和人工智能领域培养了大量顶尖科学家和企业领袖。
2006年,他领导成立微软亚太研发集团,整合了微软十多年来部署在中国的研发资源,使该集团成为跨国公司在华规模最大的综合性研发机构,也是微软公司除美国之外最大的从事基础研究、技术孵化、产品研发及产业合作的研发基地。
微软亚太研发集团自成立以来发展迅速,每年都吸收数百名高端软件人才,已经拥有5000多名员工,其研发领域涉及人工智能、云计算、移动及嵌入式、互联网服务和新兴市场。
中国“智”造
早在2006年,张亚勤博士即就云计算发展的战略和重要性发表了多篇文章。他积极呼吁中国制定自己的云计算和大数据发展战略,并在2010年两会期间,作为11届政协海外代表提交了“应及早制定和部
主要荣誉
2021年11月18日,当选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
2020年,入选世界前1000顶级计算机科学家名单。
2019年,获颁2019年度旅美科协“卓越科技企业领袖奖”。
2019年,当选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是当年度工程学和计算机科学当选的唯一的华人科学家。
2017年,当选澳大利亚国家工程院(ATSE)院士,也是该年度唯一授予的外籍院士。
2016年,联合国计划发展总署企业董事会董事。
2015年,“中国留学50人”。
2012年,获“中国信息产业杰出贡献个人成就奖”。
2012年,获“IT时代领袖奖”。
2011年,“全球化影响力25人”。
2010年,获“华人商业领袖奖”。
2008年,入选“2007年中国十大科技英才”。
2007年,获“2007中国IT年度人物”和“2007年最具价值经理人”大奖。
2006年,获美国年度“最杰出亚裔工程师奖”。
2004年,获IEEE年度产业创新领袖奖(IndustryPione
人物评价
美国前总统克林顿在给张亚勤的信中说他“是一个灵感的启示”;他的导师、美国电气电子工程师协会院士皮柯·霍兹曾赞叹他“是全世界的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