佩德罗·约瑟·阿尔瓦雷斯简介
基本资料
中文名:佩德罗·约瑟·阿尔瓦雷斯
外文名:Pedro J.Alvarez
国籍:美国
出生日期:1958年9月
毕业院校:密歇根大学
职业:教育科研工作者
主要成就:2018年当选为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 2021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
人物经历
1958年9月,佩德罗·约瑟·阿尔瓦雷斯(PedroJ.Alvarez)出生。
1982年,获得加拿大麦吉尔大学土木工程学士学位。
1985年—1988年,任加利福尼亚州圣贝纳迪诺Tetratech公司环境工程师。
1989年,获得密歇根大学安娜堡分校硕士学位。
1992年,获得密歇根大学安娜堡分校环境工程博士学位。
1993年—1997年,任爱荷华大学助理教授。
1996年,入选美国教师名人录和环境名人录。
1997年,入选美国科技工程名人录。
1997年—2001年,任爱荷华大学副教授。
1998年—2003年,任爱荷华大学生物催化与生物处理中心副主任。
2001年—2003年,任爱荷华大学教授。
2004年起,任莱斯大学土木与环境工程(CEE)系主任、G.R.Brown教授。
2015年起,任莱斯大学纳米水处理技术中心(NEWT)主任。
2018年,当选为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
2021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
主要成就
佩德罗·约瑟·阿尔瓦雷斯科研成就
科研综述
佩德罗·约瑟·阿尔瓦雷斯在纳米技术的环境影响与环境应用方面的研究工作:全面阐述了纳米材料影响微生物系统功能的作用机制、及其在食物链中的生物累积和迁移效应;确证纳米银抗菌性能来自于溶解态银离子,解决困扰多年的争议;揭示高剂量纳米银提升生物膜功能的机理;发现C60纳米粒子对鱼类的致畸效应,并提出添加抗氧化剂的控制策略;发现天然有机物降低纳米粒子生物可用性和毒性的普遍规律。
佩德罗·约瑟·阿尔瓦雷斯在土壤和地下水生物修复技术方面的研究工作:首次开发可定量测定1,4—二氧六环好氧降解菌基因的代谢标记物;提出脱卤微生物的生物强化处理技术并被推广应用;构建用于评价混合污染物自然生物降解的数学模型并被推广应用;发现污水处理厂的超级细菌和抗性基因,识别其放大与减弱的关键环境要素。
学术论著
截至2020年1月,佩德罗·约瑟·阿尔瓦雷斯已在《科学(Science)》等刊物发表
社会任职
时间 | 担任职务 |
---|---|
1991年 | 密歇根州安娜堡市政府顾问 |
1991年 | 多米尼克联邦政府顾问 |
1995年 | 圣卡塔琳娜州联邦大学兼职教授 |
1996年—2002年 | 《环境研究进展》编辑顾问委员会委员 |
1997年 | 爱荷华州布朗菲尔德技术咨询委员会专家顾问 |
1997年 | 墨西哥国立自治大学兼职教授 |
1998年 | 美国水协研究基金会(AwwaRF)项目咨询委员会委员 |
1998年—2002年 | 《环境科学与健康杂志》编辑委员会委员 |
2002年 | 《生物降解(Biodegradation)》编辑委员会委员 |
2003年7月 | 国际水协会(IWA)前沿科学技术委员会委员 |
2003年—2006年 | 《欧洲土壤生物学杂志》编辑 |
2005年—2006年 | 美国环境科学与工程教授协会主席 |
2006年 | 南开大学名誉教授 |
2007年 | 《环境科学与技术(Environmental Science&Technology)》副主编 |
2011年 | 美国环境保护局(EPA)科学顾问委员会委员 |
2014年 | 中国 |
人物评价
“佩德罗·约瑟·阿尔瓦雷斯在生物修复和环境纳米技术方面的教育和科研实践中做出了贡献(Forcontributionstothepracticeandpedagogyofbioremediationandenvironmentalnanotechnology)。”(美国国家工程院评)
“佩德罗·约瑟·阿尔瓦雷斯在纳米技术在环境中开发和应用方面有突出的成就,获得了丰硕的成果,在世界范围内享有盛誉。”(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