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多·科罗默简介
基本资料
中文名:吉多·科罗默
外文名:Guido Kroemer
国籍:奥地利、西班牙
出生地:德国累尔(leer)
出生日期:1961年6月11日
毕业院校:因斯布鲁克大学
职业:教育科研工作者
主要成就:2007年当选为欧洲人文和自然科学院院士 2007年当选为德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 2007年当选为奥地利科学院外籍院士 2008年当选为欧洲科学与艺术学院院士 2010年当选为欧洲科学、艺术与人文学院院士 2021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
人物经历
1961年6月11日,吉多·科罗默(GuidoKroemer)出生于德国累尔(leer)。
1984年,任美国韦恩州立大学讲师。
1985年,获得奥地利因斯布鲁克大学医学博士学位。
1986年—1988年,任奥地利因斯布鲁克大学助理教授。
1988年—1989年,在法兰西公学院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
1990年,任奥地利因斯布鲁克大学副教授。
1992年,获得马德里自治大学分子生物学博士学位。
1992年—1993年,任职于西班牙国家生物技术中心。
1994年,任职于法国国家健康与医学研究院(INSERM)。
1996年—1999年,任法国国家健康与医学研究院(INSERM)研究部主任。
1999年—2001年,任美国伯纳姆医学研究所研究员。
2000年,任法国古斯塔夫·鲁西研究所顾问。
2007年,当选为欧洲人文和自然科学院院士、德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和奥地利科学院外籍院士。
2008年,当选为欧洲科学与艺术学院院士
主要成就
吉多·科罗默科研成就
科研综述
吉多·科罗默提出了“免疫原性细胞死亡”等全新概念,开辟了免疫学和细胞生物学交叉研究新领域,为感染、肿瘤等重大疾病的防治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全新靶点,为推动细胞生物学、免疫学和肿瘤学领域交叉发展起到了作用。
学术论著
截至2021年11月,吉多·科罗默已发表论文1400余篇,其中在《细胞(Cell)》《自然(Nature)》《科学(Science)》等发表论文35篇,总引用19万多次,H-index=207。
学术交流
据2022年11月欧洲人文和自然科学院官网显示,吉多·科罗默已在350多场国际学术会议中担任演讲嘉宾。
时间 | 学术活动名称 | 举办地 |
---|---|---|
2001年 | 德国免疫学学会年会 | 奥地利因斯布鲁克 |
2003年 | 第11届欧洲细胞凋亡会议 | 比利时根特 |
2005年 | 第30届国际激素与调控研讨会 | 法国圣奥迪勒 |
2006年 | 西班牙生物化学学会年会 | 西班牙阿利坎特 |
2006年 | 国际癌症细胞生物学会议 | 法国犹太城 |
2008年 | 第一 |
社会任职
时间 | 担任职务 |
---|---|
1996年—2002年 | 《免疫学快报》执行主编 |
1997年 | 《国际肿瘤学杂志》编委会委员 |
1998年 | 《细胞凋亡(Apoptosis )》编委会委员 |
2000年 | 《癌症研究》副主编 |
2005年 | 细胞死亡命名委员会(NCCD)主席 |
2006年 | 《亚洲生物化学杂志》编委会委员 |
2007年 | 《细胞周期(cell cycle)》编委会委员 |
2007年—2009年 | 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特约编辑 |
2008年 | 《癌症(英文版)》编委会委员 |
2009年 | 美国癌症研究学会(AACR)计划委员会委员 |
2009年 | 《分子与细胞药理学》编委会委员 |
2009年 | 《基因与癌症》编委会委员 |
2010年 | 《当代细胞生物学观点》特约编辑 |
2016年 | 苏州系统医学研究所荣誉教授 |
人物评价
“吉多·科罗默在整合中国国内外优势资源、培养系统医学、肿瘤学和免疫学优秀青年人才、孵育原创性学术思想、催生开创性科研成果方面做出积极贡献。”(中国医学科学院评)
“吉多·科罗默对细胞生物学和临床肿瘤学研究做出了重大贡献(GuidoKroemeralargementcontribuéàlarecherchedansledomainedelabiologiecellulaireetlarecherchesurlecancer)。”(古斯塔夫·鲁西研究所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