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单

淘名人>名人百科>菲利普·威瑟斯简介

菲利普·威瑟斯简介

淘名人 2024-01-25 15:52 热度:

菲利普·威瑟斯

菲利普·威瑟斯(PhilipWithers),1963年5月生,英国国籍,工程材料学专家,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英国皇家学会院士,欧洲人文和自然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英国曼彻斯特大学材料系教授,国家先进材料研究院首席科学家,英国历史上首位材料学皇家(Regius)教授。菲利普·威瑟斯于1985年获得英国剑桥大学学士学位;1989年获得英国剑桥大学博士学位,同年任英国剑桥大学讲师;1998年任英国曼彻斯特大学教授;2005年当选为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2016年当选为英国皇家学会院士;2017年任亨利·罗伊斯研究所教授,同年当选为欧洲人文和自然科学院院士;2019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菲利普·威瑟斯主要致力于先进工程材料的研发、表征和应用等方面的研究。

基本资料

中文名:菲利普·威瑟斯

外文名:Philip Withers

国籍:英国

出生日期:1963年5月

毕业院校:剑桥大学

职业:教育科研工作者

主要成就:2005年当选为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 2016年当选为英国皇家学会院士 2017年当选为欧洲人文和自然科学院院士 2019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

人物经历

1963年5月,菲利普·威瑟斯(PhilipWithers)出生。

1985年,获得英国剑桥大学学士学位。

1989年,获得英国剑桥大学博士学位;同年,任英国剑桥大学讲师。

1998年,任英国曼彻斯特大学教授。

2005年,当选为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

2016年,当选为英国皇家学会院士。

2017年,任亨利·罗伊斯研究所教授;同年,当选为欧洲人文和自然科学院院士。

2019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

主要成就

菲利普·威瑟斯科研成就

科研综述

菲利普·威瑟斯的主要科研成就包括:

1、率先将原位中子衍射和X射线同步辐射技术应用于研究材料在极端条件下的失效行为,为探究材料内部的结构变化提供了全新的视角和理论支撑。

2、提出了一种检测材料微观残余应力的新方法,设计并搭建了世界上第一台用于中子衍射技术的应变检测装置。通过对残余应力的高精度量化,更加深刻地揭示了其影响工程材料性能的规律。

3、开拓了实验室级X射线四维成像技术(创建Henry Moseley表征中心),使得原位试验不再受限于大型科学装置,极大地提升了工程材料设计与开发的效率。这项技术还被推广至生物、能源、地质等研究领域。

4、提出了多模态关联成像(Correlative Tomography)的概念,将X射线扫描与电子显微技术相结合,多尺度地评估材料结构与性能表现之间的关系。旨在建立起一套集成式体系,以实现未来材料原位分析的智能化。

学术论著

据2022年1

展开阅读全文 ∨

社会任职

时间

担任职务

2012年

英国石油公司(BP)国际先进材料研究中心主任


英国国家实验室X射线CT研究机构主任

展开阅读全文 ∨

人物评价

“菲利普·威瑟斯为材料科学技术的创新与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中国工程院评)

“菲利普·威瑟斯在国际复合材料学术界及工业界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中南大学粉末冶金研究院评)

“菲利普·威瑟斯是残余应力和影响工程材料性能研究领域的世界权威(Philipisrecognisedastheworld-leadingauthorityonresidualstressanditseffectsonarangeofmaterials)。”(亨利·罗伊斯研究所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