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利克斯·达帕雷·达科拉简介
基本资料
中文名:菲利克斯·达帕雷·达科拉
外文名:Felix Dapare Dakora
国籍:南非
出生日期:1952年11月14日
毕业院校:西澳大学
职业:教育科研工作者
主要成就:2005年当选为南非科学院院士 2007年当选为南非皇家学会院士 2014年当选为非洲科学院院士 2018年当选为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 2019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
人物经历
1952年11月14日,菲利克斯·达帕雷·达科拉(FelixDapareDakora)出生于南非。
1977年,获得加纳大学农业理学学士学位。
1978年—1981年,任加纳科学和工业研究委员会(CSIR)助理研究员。
1981年,获得澳大利亚悉尼大学硕士学位。
1981年—1985年,任加纳科学和工业研究委员会研究员。
1989年,获得澳大利亚西澳大学植物学博士学位。
1989年—1990年,任美国史密森学会访问学者。
1990年—1992年,在加利福尼亚大学戴维斯分校从事博士后工作。
1993年—1995年,任开普敦大学植物学系讲师。
1996年—1997年,任开普敦大学植物学系高级讲师。
1997年—2002年,任开普敦大学植物学系副教授。
2002年,任开普理工大学教授、执行院长。
2005年,当选为南非科学院院士。
2007年,当选为南非皇家学会院士。
2012年6月—2021年5月,任西澳大学农业研究所副教
主要成就
菲利克斯·达帕雷·达科拉科研成就
科研综述
菲利克斯·达帕雷·达科拉的研究在于了解豆类分子(如黄酮类、生物碱、氨基酸、萜类和异黄酮类植物抗毒素)以及根瘤菌代谢产物(如卢米克红、核黄素和吲哚乙酸)的信号和保护作用,尤其是在植物功能和细菌结瘤基因的表达方面。他的研究:①、确定了豆科植物种类及其相关的微生物,它们可以作为非洲种植系统的生物肥料;②、选定的豆科植物品种和超级敏感的土壤微生物,它们能够耐受干旱、低pH、高盐和高温,可在各种气候变化情景下使用;③、固定土壤N素根瘤菌,促进豆科作物微量元素的吸收和积累,以克服非洲的微量营养素缺乏症。
学术论著
据2022年12月中国工程院官网显示,菲利克斯·达帕雷·达科拉已发表论文455篇(包括135篇同行评议的期刊文章、16本书的章节和292篇同行评议的会议论文、摘要),他的论文被该学科的同行引用了6380次,H指数为39,出版了名为《生物固氮:通过可持续农业发
社会任职
时间 | 担任职务 |
---|---|
1996年—2000年 | 非洲生物固氮协会主席 |
1998年 | 非洲生物固氮协会第八届国际会议组织委员会主席 |
1999年9月 | 第十二届国际固氮大会国际咨询委员会委员 |
2001年7月 | 第十三届国际固氮大会国际咨询委员会委员 |
2003年11月 | 第十四届国际固氮大会国际咨询委员会委员 |
2002年 | 开普敦大学名誉教授 |
2012年6月—2021年5月 | 西澳大学兼职教授 |
南非农业化学和植物共生研究主席 |
人物评价
“菲利克斯·达帕雷·达科拉为河北省科学技术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河北省人民政府评)
“菲利克斯·达帕雷·达科拉是非洲最好的教授之一(TUTProfhailedasoneofAfrica’sbest)。”(茨瓦尼科技大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