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单

淘名人>名人百科>史提芬·博伊德简介

史提芬·博伊德简介

淘名人 2024-01-25 23:15 热度:

史提芬·博伊德

史提芬·博伊德(StephenP.Boyd),1958年2月生,美国国籍,凸优化领域专家,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韩国国家工程院外籍院士,美国斯坦福大学三星工程教授、电子工程系信息系统实验室教授。史提芬·博伊德于1980年获得哈佛大学数学学士学位;1985年获得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电子工程与计算机科学博士学位,同年起任教于斯坦福大学电子工程系;2014年当选为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2015年起任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教授;2017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2018年起任斯坦福大学电气工程系主任;2020年当选为韩国国家工程院外籍院士。史提芬·博伊德主要从事凸优化在控制、信号处理、机器学习和金融等领域的应用研究。

基本资料

中文名:史提芬·博伊德

外文名:Stephen P.Boyd

国籍:美国

出生日期:1958年02月

毕业院校: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

职业:教育科研工作者

主要成就:2014年当选为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 2017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 2020年当选为韩国国家工程院外籍院士

人物经历

1958年2月,史提芬·博伊德(StephenP.Boyd)出生。

1980年,获得哈佛大学数学学士学位。

1985年,获得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电子工程与计算机科学博士学位;同年起,任教于斯坦福大学电子工程系。

2014年,当选为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

2015年起,任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教授。

2017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

2018年起,任斯坦福大学电气工程系主任。

2020年,当选为韩国国家工程院外籍院士。

主要成就

史提芬·博伊德科研成就

科研综述

史提芬·博伊德从事控制系统工程及优化方面的研究。他领导的研究组设计并开源了多个优化工具包,包括CVX、CVXPY和Convex.jl,以及许多其他被广为使用的凸优化求解工具。这些算法和软件被应用于诸多行业和领域。

学术论著

据2022年11月中国工程院官网显示,史提芬·博伊德在凸优化相关领域已发表论文500余篇,被引用数(谷歌学术)超过13万次,H指数为104。其主要论著有《系统与控制理论中的线性矩阵不等式》《线性控制器设计》等。

学术交流

时间

学术活动名称

举办地

2018年6月

中国工程院第十四次院士大会外籍院士专场学术报告会

北京

2021年4月

2021年自动化学科发展论坛

北京

史提芬·博伊德人才培养

编著教材

史提芬·博伊德编著了《凸优化》,并作为许多大学和研究机构相关课程的教材。

讲授课程

史提芬·博伊德设计并教授了许多本科和研究生课程,包括信号与系统、线性动力系统、凸优化以及线

展开阅读全文 ∨

社会任职

时间

担任职务

1989年—1992年

电气与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控制系统协会理事会理事

2018年10月

未来智联网络研究院(FNii)共同院长


鲁汶天主教大学学院客座教授


麦吉尔大学客座教授


洛桑联邦理工学院客座教授


清华大学客座教授


图卢兹第三大学客座教授


皇家理工学院客座教授


京都大学客座教授


哈尔滨工业大学客座教授


纽约大学客座教授


麻省理工学院客座教授


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客座教授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客座教授


卢卡IMT高级研究学院客座教授


斯坦福大学信息系统实验室主任


斯坦福大学咨询委员会委员

展开阅读全文 ∨

个人生活

家世背景

史提芬·博伊德出生成长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一个书香门第家庭,他的父母是大学英语文学专业的教授。史提芬·博伊德在成长中受到了文学、音乐、戏剧的艺术熏陶。在父母的影响下,他从小就学习如何“讲故事”。在史提芬·博伊德的求学过程中,他对数学抱有好奇心和学习热情,在高中阶段,他有时候会逃课到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旁听数学课,那是他每周最享受的时刻。

人物评价

“史提芬·博伊德对学生和研究人员在优化理论和应用方面做了富有启发性的教育工作,在控制系统工程、科学和技术以及相关领域的教育方面做出了杰出贡献。”(电气与电子工程师协会评)

“史提芬·博伊德在控制领域教学方面做出了贡献。”(美国谷物化学家协会评)

“史提芬·博伊德在数学优化的教育和在工程、社会和自然科学领域的应用中做了具有世界影响力的革命性工作,他对深奥的数学问题给出了杰出、清晰而幽默的阐释,他所做的工作在诸多领域中对学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斯坦福大学评)

“史提芬·博伊德是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杰出学者,为中国培养数学优化方面的人才作出了贡献。”(《深圳商报》评)

“史提芬·博伊德是凸优化研究的先驱之一,在学术理论、工程应用、工程教育界具有全球公认的建树。”【香港中文大学(深圳)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