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艾冰简介
基本资料
中文名:余艾冰
外文名:Aibing Yu
国籍:澳大利亚
出生地:广东省江门开平市
出生日期:1963年1月
毕业院校:东北工学院、伍伦贡大学
职业:教学科研工作者
主要成就:2004年当选为澳大利亚技术科学与工程院院士 2011年当选澳大利亚科学院院士 2017年当选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
人物经历
1982年,余艾冰获得中国东北工学院(现东北大学)学士学位,1985年获得硕士学位。
1990年,获得澳大利亚伍伦贡大学博士学位,之后在澳大利亚联邦科学与工业研究机构矿物与过程工程所从事博士后研究。
1992年,进入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材料与工程学院任教,先后担任讲师(1992年-1995年)、高级讲师(1995年-1998年)、副教授(1998年-2001年)、教授(2001年-)。
1993年,被评为澳大利亚ARC伊丽莎白二世研究员(至1997年)。2000年,创建了颗粒体系计算机仿真与模拟中心。2004年,当选为澳大利亚技术科学与工程院院士。
2005年,被评为澳大利亚国家教授(至2009年)。2007年,被新南威尔士大学授予杰出教授称号和科学博士学位。
2008年,被澳大利亚联邦政府任命为澳大利亚学术地位最高的联邦教授(至2013年)。
2011年,当选澳大利亚科学院院士。2011年,获英国皇
主要成就
余艾冰科研成就
研究领域
余艾冰的主要研究领域为颗粒科学与技术和过程工程,通过严格建模和仿真来模拟不同时间和长度范围内的颗粒-颗粒和颗粒-流体相互作用的颗粒系统,来理解颗粒流动和填料的基本原理,并应用于矿物、冶金、材料行业,这一突破在过程建模和分析方面发挥了重大的作用。
余艾冰采用传统的CFD模型和创新的DEM模型来描述在单个粒子尺度上耦合的粒子流体流动,进一步发展该方法,包括传热和传质,从而可以分析复杂的工业多相过程的粒子尺度的运动行为。
余艾冰的研究主要是通过计算机技术提高对各种过程工业系统的认知,分析工具除了使用分子动力学模拟、格子玻尔兹曼方法、有限元方法和计算流体动力学等技术,还开发了大量的数值工具来研究粒子尺度上的粒子系统,主要基于所谓的离散元素方法和CFD-DEM,这些数值工具和研究成果广泛应用于工业过程的设计、控制和优化。
发表论著
他至今已发表超过1000篇学术论文(其中778篇发表于S
社会任职
时间 | 职务 |
---|---|
2016年12月26日 | 西南石油大学特聘教授 |
2016年- | 澳大利亚颗粒技术仿真与模拟研究中心主任 |
2014年- | 东南大学能源与环境学院客座专家 |
2013年- | 中澳矿物、冶金和材料联合研究中心主任 |
2012年-2016年 | 澳大利亚科学院应用物理与工程学部委员会委员 |
2011年04月01日- | 武汉理工大学客座教授 |
2011年- | 宝钢澳大利亚研发中心技术委员会主任 |
2010年- | 中澳日炼铁炼钢领域澳方召集人 |
2008年- | 纽卡斯大学先进颗粒过程研究中心顾问委员会委员 |
2007年- | 中国国务院侨办海外专家委员会委员 |
2007年- | 全澳华人学者联合会会长、顾问委员会主席(2009-2010)和联合会名誉会长(2011-) |
2006年-2010年 | 澳大利亚工程院理事会委员(2008-2010)、新南威尔士州分院名誉秘书长 |
2006年-2008年 | 澳大利亚科研基金专家评委 |
2003年-2010年 | 澳大利亚功能纳米材料研究中心管理委员会委员、副主任 |
人物评价
余艾冰是国际知名化学工程和过程冶金专家,被公认为是颗粒填充、颗粒及多相流、以及计算机模拟与仿真多个研究领域的权威。(宝钢澳大利亚联合研发中心评)
余艾冰的科研成果已被广泛应用于冶金、材料、化工和采矿工业,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同中国、澳大利亚和许多国家的研究机构及许多跨国公司建立了高层次的紧密的合作伙伴关系。(东南大学能源与环境学院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