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位简介
基本资料
中文名:郭位
外文名:Way Kuo
别名:小名:椅子
国籍:美国
民族:汉
出生地:台湾台北
出生日期:1951年1月5日
毕业院校:美国堪萨斯州立大学
职业:教育科研工作者
主要成就:2000年当选为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 2002年当选为台湾中央研究院院士 2003年IEEE可靠度终身成就奖 2007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 2008年出任香港城市大学校长 2014年当选为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 2021年当选为加拿大工程院外籍院士
祖籍:中国河北
人物经历
1972年,获得台湾清华大学核子工程学士学位。
1980年,获得美国堪萨斯州大学工程学博士学位。
1981年,进入美国贝尔实验室网络规划中心工作,担任电子可靠度专家(至1984年)。
1984年,任职于美国爱荷华州立大学工业与制造系统工程系,先后担任助理教授(1984年-1985年)、副教授(1985年-1988年)、教授(1988年-1993年)、系主任(1989年-1993年)。
1986年,担任美国国家研究协会资深研究学者。
1990年,担任美国能源部爱姆斯国家实验室资深工程师(至1993年)。
1991年,成为资深Fulbright学者(至1992年),并获得杰出教学与研究奖。
1993年,任教于德州农工大学工业工程学系和电子与计算机工程学系(至2003年),并于2000年至2003年期间担任Wisenbaker讲座教授及工程学院首席副院长。
1996年,他以对电子可靠度理论研究的贡献而当选国际质量
主要成就
郭位科研成就
科研综述
1987年,郭位向清华大学提交了中国第一份建立工业工程系的建议书,将工业工程的核心-高效率、高质量的观点引入中国。
郭位的研究主要针对现代化的电子系统进行可靠度的衡量、推估及模式化作业,期望能在兼顾基础研究与实务应用的考量下达到系统最佳化的设计。
郭位除了在研究纳米电子的可靠度及开创方法减低婴儿死亡率方面闻名遐迩外,在推动以社会需求为本的课程设计及以解难为本的研究方面所作的贡献。
截至2016年,郭位是十部专著及两百多篇高影响力专业论文的作者及合著者,其中几部被视为系统优化设计领域的经典之作,有些并为电子可靠度的标准设下了理论基础。
出版著作
时间 | 名称 | 作者 | 出版社 |
---|---|---|---|
2016年 | 《高等教育怎么办》 | 郭位 著 | 台北天下文化 |
2016年 | 《心件:高等教育评析》 | 郭位 著 | 北京中信出版社 |
2016年 | 《高等教育的心件》 | 郭位 著 | 香港商务印书馆 |
2015年 | 《系统重要性测度原理与应用》 | 郭位 著 | 国防工业出版社 |
2014年 |
社会任职
时间 | 担任职务 | 参考资料 |
---|---|---|
1999年-2015年 | 《IEEE Transactions on Reliability》主编 | |
2000年- | 美国TAMU创新工程主席 | |
2001年- | 台湾交通大学名誉教授 | |
2004年-2007年 | 北京清华大学运筹学研究所名誉主席 | |
2005年- | 台湾清华大学国联光电讲座 | |
2005年-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名誉教授 | |
2006年- | 中南大学荣誉教授 | |
2006年- | 西安交通大学名誉教授 | |
2006年12月28日- | 上海交通大学名誉教授 | |
2008年6月- | 北京清华大学客座教授 | |
2007年- | 台湾大学荣誉讲座 | |
2008年- | 清华大学全球视野论坛名誉教授 | |
2011年- | 电子科技大学名誉教授 | |
2012年4月 | 世界和平祈祷大会暨庆祝香港特区成立十五周年大会顾问 | |
2014年- | 莫斯科Gnedenko e-Forum主席 |
人物评价
郭位是电子早衰期可靠度研究的先驱,为电子产品可靠度的测试设下国际标准及理论基础;他在国际工业工程界及电子工程界可靠性领域具有极强的国际影响力,尤其是在系统可靠性最优化设计、纳米及微电子可靠性研究上做出了重要贡献,并在纳米可靠度研究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先后获得IIE技术革新奖、教育家奖和研究奖,是唯一集IIE三种最高奖项于一身的人。郭位为中国的科教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十分关心中国工程创新和高科技事业,他是将工业工程的理念带入中国的先行者,他将质量可靠性的研究成果引入中国,并使其在军工及科技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北京理工大学评)
郭教授在系统与核能可靠度的研究享有盛名。他是电子早衰期可靠度研究的先行者,多部著作已成为系统可靠度专业的经典著作,为电子产品可靠度的测试设下了国际标准及理论基础。(香港科学院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