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单

淘名人>名人百科>刘锦川简介

刘锦川简介

淘名人 2024-01-26 22:38 热度:

刘锦川

刘锦川,1937年10月12日出生于中国四川省,材料科学家,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台湾中央研究院院士,香港城市大学先进结构材料研究中心大学杰出教授。1960年刘锦川毕业于台湾大学;1962年赴美国留学,进入美国布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学习,先后获得硕士学位、博士学位;1967年博士毕业后进入美国橡树岭国家实验室,先后担任研究员暨高级研究员、合金行为与设计部门主任、院士、资深研究院士;1988年获得美国总统奖之一劳伦斯奖;1998年获得布朗大学杰出校友金质奖章;2004年当选为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2005年担任美国田纳西大学教授暨杰出研究教授,同年当选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2006年获得中国政府友谊奖;2009年被聘为奥本大学杰出教授;2011年被聘为香港城市大学大学杰出教授,同年被聘为台湾大学杰出讲座教授。刘锦川主要从事材料科学与工程和先进金属材料的研究工作。

基本资料

中文名:刘锦川

外文名:Chain-Tsuan Liu

别名:CT Liu

国籍:美国

出生地:中国四川省

出生日期:1937年10月12日

职业:教学科研工作者

毕业院校:布朗大学

主要成就:2004年当选为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 200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 2006年度中国国家友谊奖

就职单位:香港城市大学

性别:男

祖籍:江苏扬州

人物经历

1960年,刘锦川毕业于台湾大学机械系机械工程专业,获得学士学位。

1962年,赴美国留学,进入美国布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学习,先后获得硕士学位(1964年)、博士学位(1967年)。

1967年,博士毕业后进入美国橡树岭国家实验室,先后担任研究员暨高级研究员(1967年-1983年)、合金行为与设计部门主任(1983年-2003年)、院士、资深研究院士(1985年-2005年)。

1980年,获得国际贵金属学会首届亨利阿尔博特奖。

1988年,获得美国总统奖之一劳伦斯奖。

1992年,在刘锦川的倡导与组织下,在杭州举办了第一届金属间化合物国际研讨会。

1998年,获得布朗大学杰出校友金质奖章。

2001年,获得美国冶金材料期刊金质奖章。

2004年,当选为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同年6月29日,刘锦川被聘为中南大学粉末冶金研究院名誉教授和长沙材料及其资源实验室首席顾问。

2005年,担任美国田纳西大学教授暨

展开阅读全文 ∨

主要成就

刘锦川科研成就

科研综述

主要从事材料科学与工程和先进金属材料的研究工作,在金属间化合物、贵金属合金设计和大块金属玻璃材料等领域均做出了开创性的贡献,是国际材料界具有重要影响的杰出科学家。近二十余年来,刘锦川博士致力于促成中美的技术合作,特别是推进中美在高温材料以及块状非晶领域的科学研究,为中国科学家在相关领域的研究迅速进入国际先进水平做出了突出贡献。在他的努力下,中国在金属间化合物方面的研究已获得国际上的广泛认可。

刘锦川在揭示金属间化合物的脆性本质,贵金属合金的晶间断裂以及大块金属玻璃的新型玻璃形成能力理论判据方面做出了开创性的工作,并获得了重要的工程化应用。20世纪80年代,他开创性地研究了化学计量比和硼的添加对Ni3Al室温塑性的改善,激发了金属间化合物的国际研发热潮。他首次发现镍铝和铁铝金属间化合物在室温下的本征延展塑性,脆性主要是来自于空气中水汽引发的氢脆现象。此后国际上针对该方面的研

展开阅读全文 ∨

社会任职

1992年至2006年刘锦川担任国际期刊《Intermetallics》主编,2006年起担任编委会主任(ChairmanoftheEditorsBoard)。他还担任国家特种矿物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客座专家,哈尔滨工程大学材料科学与化学工程学院客座教授。

人物评价

刘锦川在金属间化合物、贵金属合金设计和大块金属玻璃材料等领域均做出了开创性的贡献,是国际材料界具有重要影响的杰出科学家。(中国工程院评)

刘锦川为中国科学家在相关领域的研究迅速进入国际先进水平做出了突出贡献。(2006年中国政府友谊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