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单

淘名人>名人百科>何大一简介

何大一简介

淘名人 2024-01-26 23:13 热度:

何大一

何大一,1952年9月3日出生于中国台湾台中市,祖籍江西省新余市,美国国家医学院院士、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美国艾伦戴蒙德艾滋病研究中心创立者、主任,美国洛克菲勒大学爱琳戴蒙德教授。1970年何大一考入美国麻省理工学院;1974年大学毕业后考入哈佛大学医学院,先后获得硕士、博士学位;1978年获得博士学位后进入Cedars-Sinai医学中心进行内科临床实践;1982年进入马萨诸塞州综合医院、哈佛大学医学院,进行传染病学的临床实践;1996年被美国《时代》周刊评选为年度风云人物;1997年新余市人民政府授予何大一荣誉市民;2001年美国时任总统克林顿向他颁发了“总统国民勋章”;2003年当选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2007年出任香港大学艾滋病研究所荣誉所长及科学督导委员会主任;同年,清华大学艾滋病综合研究中心成立,何大一出任中心主任;2008年获得香港大学名誉科学博士;2015年获颁影响世界华人大奖。何大一主要研究免疫学、微生物学和传染病学,1981年在洛杉矶Cedars-Sinai医学中心当见习医生时接触到了最早发现的一批艾滋病病例;发明鸡尾酒疗法治疗艾滋病,发现CD8可以有效对抗艾滋病毒。

基本资料

中文名:何大一

外文名:David Ho

国籍:美国

出生地:台湾台中市

出生日期:1952年09月03日

毕业院校:哈佛大学医学院

职业:教育科研工作者

主要成就:1996年美国《时代》周刊年度风云人物 1997年当选美国国家医学院院士 1997年当选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 1998年当选台湾中央研究院院士 2001年获颁美国“总统国民勋章” 2003年当选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 2006年入选首届加州名人堂 2015年获颁影响世界华人大奖

祖籍:江西省新余市

人物经历

1952年9月3日,何大一出生于台湾台中市,祖籍江西省新余市。12岁时何大一移民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洛杉矶市。

1970年1月,考入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次年转到加州理工学院学习。

1974年1月,以第一名的成绩获得加州理工学院学士学位。同年考入哈佛大学医学院就读,先后获得医学硕士学位(1976年1月)、医学博士学位(1978年1月)。

1978年1月,获得博士学位后进入洛杉矶Cedars-Sinai医院内科,担任住院医生。

1981年,在洛杉矶Cedars-Sinai医学中心当见习医生时接触到了最早发现的一批艾滋病病例。

1982年,进入马萨诸塞州综合医院传染病学,担任研究员,进行传染病学的临床实践。

1985年,进入哈佛大学医学院,担任讲师。

1986年,进入加州大学医学院洛杉矶分校,担任助理教授(1986年-1989年)、副教授(1989年-1990年)。

1990年,担任艾伦戴蒙德艾滋病研究中心科研主任和总

展开阅读全文 ∨

主要成就

何大一科研成就

科研综述

何大一一直走在艾滋病研究的最前沿,1981年,在洛杉矶Cedars-Sinai医学中心当见习医生时接触到了最早发现的一批艾滋病病例,1994年开始研究“鸡尾酒疗法”治疗艾滋病,自此开始细致研究,揭开了艾滋病病毒在体内复制的动态性,从而革命性地改变了人们对这一可怕疾病的基本认识(《自然》1995;《科学》1996)。这一认识让何大一倡导抗逆转录病毒联合疗法(《新英格兰医学期刊》;《科学》1996)实现了对人体内艾滋病病毒前所未有的控制(《自然》1997)。1996年以来,发达国家的艾滋病死亡率已经下降了6倍多,同时国际社会采取巨大努力,将这一拯救生命的疗法提供给发展中国家几百万名艾滋病患者,这项攻克人类历史上最严重瘟疫的主要医学重大突破得益于何大一的贡献。

1999年,何大一及其同事又发现人体免疫系统T细胞中的CD8可以有效对抗艾滋病毒。2000年,又研制出C型艾滋病疫苗,

展开阅读全文 ∨

社会任职

何大一也是中国协和医科大学,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科学院,香港大学,武汉大学和复旦大学的荣誉教授。他曾任哈佛大学监察委员会委员,加州理工学院董事会成员,同时担任麻省理工学院公司董事会成员。

个人生活

何大一家中有父亲何步基(PaulHo),母亲SoniaHo,两个弟弟:何弘一(PhillipHo)和何纯一(SidneyHo)。在何大一9岁的时候,其父亲何步基赴美国谋生。12岁时他移民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洛杉矶市,与其父亲团聚。

何大一住在纽约,与妻子郭素玉育有三个孩子,大女儿获得企管硕士后在洛杉矶雅虎服务,二儿子从麻省理工学院毕业后从事商业分析师工作,小女儿就读于麻省理工学院,主修生物学。

人物评价

何大一是世界上最早认识到艾滋病是由病毒引起的科学家之一,也是首先阐明艾滋病病毒复制多样性的科学家之一,对艾滋病的研究治疗做出了突出贡献。(人民网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