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马桑达兰简介
基本资料
中文名:萨马桑达兰
外文名:Ponisseril Somasundaran
国籍:美国
出生日期:1939年6月
毕业院校: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
职业:教育科研工作者
主要成就:1985年当选为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 1998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 1999年当选为印度国家工程院院士 2000年当选为俄罗斯自然科学院外籍院士 2012年当选为加拿大皇家学会外籍院士 2017年当选为美国国家发明家科学院院士
人物经历
1939年6月,萨马桑达兰(PonisserilSomasundaran)出生。
1958年—1959年,任印度普纳国家化学实验室助理。
1958年—1960年,就读于印度科技学院,毕业后获得学士学位。
1960年—1962年,就读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毕业后获得硕士学位。
1964年,获得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博士学位。
1965年—1967年,任伊利诺伊州利伯蒂维尔矿物化工公司研究工程师。
1970年—1978年,任哥伦比亚大学矿物工程副教授。
1976年5月—7月,任哥伦比亚大学矿业学院代理院长。
1977年1月—4月,任印度科学研究所客座教授;5月—7月,任墨尔本大学访问学者。
1978年—1983年,任哥伦比亚大学矿物工程教授。
1985年,当选为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
1987年起,任哥伦比亚大学朗缪尔胶体与界面研究中心主任。
1992年—1995年,历任哥伦比亚大学亨利·克鲁姆学院化学工
主要成就
萨马桑达兰科研成就
科研综述
萨马桑达兰在矿物浮选等研究中取得一系列成就,在石油开采、三废处理和薄胶技术等方面也有研究和应用。
萨马桑达兰筹划创建了哥伦比亚大学朗缪尔胶体与界面研究中心和美国科学基金委员会(哥伦比亚大学)工业与大学联合新奇表面活性剂研究中心。
学术论著
据2022年11月哥伦比亚大学官网显示,萨马桑达兰已发表学术论文700余篇,编著出版专著15本。
学术交流
时间 | 学术活动名称 | 举办地 |
---|---|---|
2004年10月 | 第十届国际矿物加工研讨会 | 土耳其塞斯梅 |
2017年6月 | 第一届国际磷资源开发学术研讨会 | 宜昌 |
萨马桑达兰人才培养
培养成果
萨马桑达兰培养的学生有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副教授徐宏祥等。
讲学讲座
时间 | 讲座名称 | 合作院校 |
---|---|---|
2017年6月 | “能源化工未来展望”学术报告 | 西北大学化工学院 |
2019年7月 | “Addressing grand challenges in alternative energy and ne |
社会任职
时间 | 担任职务 |
1991年 | 北京矿冶研究总院名誉研究顾问 |
2001年 | 武汉化工学院名誉教授 |
2014年 | 美国环境署科学委员会委员 |
2014年 | 美国环境署科学委员会化学品安全和可持续发展委员会主席 |
2014年 | 美国环境署科学委员会危险品风险委员会主席 |
美国工程基金委(EFB)主席 | |
NRC(美国科学院、工程院、医科院联合组织)小组成员 | |
NRC(美国科学院、工程院、医科院联合组织)学部主任 | |
《胶体与表面》名誉主编 |
人物评价
“萨马桑达兰是当今世界在表面化学研究及其应用领域诸如矿物加工等方面声誉最高,影响最广泛,成果最突出的权威。”(中国工程院评)
“萨马桑达兰是表面活性剂学科的世界级领导者(aworldleaderinsurfactantscience)。”(哥伦比亚大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