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克维奇简介
基本资料
中文名:辛克维奇
外文名:Olgierd Cecil Zienkiewicz
国籍:英国
出生地:英国凯特汉姆(Caterham)
出生日期:1921年5月18日
逝世日期:2009年1月2日
毕业院校:伦敦大学
职业:教育科研工作者
主要成就:1979年当选为英国皇家学会院士 1979年当选为英国皇家工程科学院院士 1981年当选为美国国家工程院外籍院士 1985年当选为波兰科学院外籍院士 1998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
人物生平
1921年5月18日,辛克维奇出生于英国萨里郡凯特汉姆(Caterham)。
1922年,移居波兰,先后辗转华沙、罗兹、卡托维兹等城市。
1939年6月,在波兰完成了高中学业。
1940年6月22日,从波兰乘船前往英国。
1943年,毕业于英国帝国理工学院,获理学学士学位。
1945年,获得帝国理工学院哲学博士学位。
1945年8月,任SirWilliamHalcrows&Partners公司工程师,负责苏格兰水力发电方案的设计与调查。
1949年—1957年,任爱丁堡大学工程系讲师。
1957年—1961年,任美国西北大学结构和土木工程教授。
1961年,任威尔士大学斯旺西分校(现斯旺西大学)土木工程系教授兼系主任。
1965年,获英国伦敦大学科学博士学位。
1988年,从威尔士大学斯旺西分校土木工程系退休,任威尔士大学斯旺西分校工程数值方法研究所所长。
1998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
2009年1
主要成就
辛克维奇科研成就
科研综述
辛克维奇的科学贡献范围从固体和流体力学到有限元方法的发展。在结构分析领域,他在1960年代创建了用于弯曲壳建模的三角形单元和用于板弯曲公式的具有12个自由度的矩形单元。他的有限元方法专著(1967年,272页)第一次把有限元方法作为一个完整的数值求解偏微分方程边初值问题的方法论提了出来;与B. Fraeijs de Veubeke合作,根据互补原理和假设应力函数场对板材折弯计算公式进行了论证。
学术论著
据2022年12月美国国家工程院官网显示,辛克维奇发表论文近600篇,出版著作13部。
学术交流
时间 | 学术活动名称 | 地点 |
---|---|---|
1981年 | 有限元国际学术报告会 | 合肥 |
1987年11月 | 第二届传授、运用和推广微型计算机在工程方面的计算方法国际会议 | 华南理工大学 |
辛克维奇人才培养
培养成果
截至2009年7月,辛克维奇共指导了大约70名博士生,其中为中国计算力学培养了博士生16个,例如中国科学院院士张佑
社会任职
时间 | 担任职务 |
---|---|
1981年—1991年 | 国际计算力学协会主席 |
1987年12月1日 | 大连理工大学名誉教授 |
1988年 | 威尔士大学名誉教授 |
1989年 |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工程数值方法机构主席 |
个人生活
家庭背景
辛克维奇的父亲是波兰人,母亲是英国人。他的父亲Casimir曾担任克伦斯基政府(Kerenskygovernment)驻伯明翰领事。他的父母共有七个孩子,他排第七。
婚姻家庭
1952年,辛克维奇与海伦·弗莱明(HelenFleming)结婚。1953年,他们的儿子安德鲁(Andrew)出生;1954年,第二个儿子戴维(David)出生;1958年,女儿克里斯蒂娜(Krystyna)出生。
人物评价
辛克维奇教授是有限元数值方法研究的先驱者之一,在有限元法许多具方向性的重大进展上都作出了重要贡献。(中国科学院评)
辛克维奇对于有限元方法在全世界力学界、其它科学和工程界的推广应用做出了杰出和奠基性的贡献。(中国力学学会计算力学专业委员会,大连理工大学工程力学系、工程力学研究所评)
辛克维奇确实是一位杰出的学者(Hewasindeedadistinguishedscholar.)。(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RobertL.Taylor评)
人物影响
命名奖项
辛克维奇在国际计算力学协会成立了O.C.Zienkiewicz奖,该奖项两年颁发一次,旨在表彰在计算力学这一广泛领域做出杰出和持续性贡献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