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单

淘名人>名人百科>张立纲简介

张立纲简介

淘名人 2024-01-27 16:39 热度:

张立纲

张立纲(1936年1月20日-2008年8月12日),出生于中国河南,固体物理学家,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台湾“中央研究院”院士,香港工程科学院院士,香港科技大学原副校长。1957年张立纲获得台湾大学电机工程系学士学位;1961年获得美国南卡罗来纳大学电子电机工程系硕士学位;1963年获得斯坦福大学博士学位,之后进入美国国际商业机器公司(简称IBM)工作,先后研究员、主任;1988年当选为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1993年任香港科技大学理学院院长;1994年当选为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同年当选为台湾“中央研究院”院士,同年当选为香港工程科学院院士,同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1998年出任香港科技大学副校长;2001年从香港科技大学副校长的职务荣休。2008年8月12日在美国洛杉矶去世,享年72岁。张立纲在半导体物理、材料科学与器件等多科性交叉形成的前沿领域──半导体量子阱、超晶格有许多原创性、开拓性的工作。

基本资料

中文名:张立纲

外文名:Leroy L.Chang

国籍:美国

出生地:中国河南省焦作县

出生日期:1936年01月20日

逝世日期:2008年8月12日

职业:教育科研工作者

毕业院校:斯坦福大学

主要成就:1988年当选为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 1994年当选为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 1994年当选为台湾“中央研究院”院士 1994年当选为香港工程科学院院士 1994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

原籍:中国吉林省九台市

性别:男

人物生平

1936年1月20日,张立纲出生于中国河南省焦作县,祖籍吉林省九台市。抗战期间,随家逃难奔波于西南后方。

1948年,与母亲及四兄妹抵达台湾,初中和高中都就读于台湾台中市立第二高级中学。

1953年,考入台湾大学电机工程系,主修电力工程。1957年,获得台湾大学学士学位。

1959年,经过两年的空军预备军官训练及服役后,赴美国留学。

1961年,获得美国南卡罗来纳大学电子电机工程系硕士学位。之后进入斯坦福大学,攻读固态电子、电机工程系博士学位。

1963年,获得博士学位之后进入美国国际商业机器公司(简称IBM)在纽约州约克镇成立不久的华生研究中心工作,历任分子束磊晶部经理(1975至1984年)及量子结构部经理(1985至1993年),研究领域也渐由电子器件转为材料测制及物理特性方面。

1968年,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电机系工作,担任副教授(至1969年)。

1988年,当选为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

1993年

展开阅读全文 ∨

主要成就

张立纲科研成就

科研综述

张立纲在半导体超晶格和低维结构方面做出了许多开创性的工作。

1974年张立纲首先研制出半导体量子阱及超晶格结构,并观察到其中的量子效应,为半导体科研工作开辟一崭新领域。在其后的二十多年中,这一领域得到积极的发展;不仅成为物理、材料及电子多学科的前瞻研究领域,同时也扩展及机械与生物系统方面,统称为奈米科技。

学术交流

张立纲在香港科技大学办纳米材料研究所,又亲自帮助浙江大学建立纳米材料研究所。他还推动香港科技大学与中国科学院辖下四所机构加强交流、研究合作和人才培训。

张立纲非常热心于推动中国半导体科学和技术方面的研究,特别是在20世纪90年代。作为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的学术顾问,张立纲在半导体研究所的早期发展过程中提供了很多的帮助和建议,他经常鼓励半导体研究所的学者参与中美和中国大陆与香港间的学术交流活动。

张立纲人才培养

张立纲出身科研,但出任香港科大理学院院长和副校长之后,他决

展开阅读全文 ∨

社会任职

香港特首董建华成立科学发展委员会成员

个人生活

张立纲的父亲张莘夫是地质学家、矿业工程师,他是家中的第二子,哥哥张立豫,他的女儿张彤禾是美国作家。

人物评价

张立纲是站在纯科学与应用科技间的罕见人才,一位不折不扣具有诺贝尔奖水平又从不沽名钓誉的科学家。(香港科技大学创校校长吴家玮评)

张立纲学的是电机,做的是物理,他有着绝顶的聪明,是个非常执著的人,要么不做,要做就是一百分。(在IBM与张立纲共事过的雷明德评)

张立纲是一位广受爱戴的人物。他精力充沛,幽默隽智,魅力过人,他是一流的科学家和一流的大学行政人员,他的为人也是我们的典范。(香港科技大学校长朱经武评)

张立纲大陆出生,台湾长大,美国留学,又回到中国来,这是他特殊经历,他不管在什么地方,始终是对中华民族的状况深深地关切,而且如果能够做一点事情就尽量去做,在两岸三地用自己力量促进交流,加深理解。(南方周末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