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单

淘名人>名人百科>巴顿简介

巴顿简介

淘名人 2024-01-27 17:38 热度:

巴顿

巴顿(DerekH.Barton,1905年4月1日—1998年3月16日),出生于英国格雷夫森德,有机化学家,英国皇家学会院士,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法国科学院外籍院士,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生前是美国德克萨斯农业机械国际大学杰出教授。巴顿于1940年获得英国帝国理工学院理学学士学位;1942年获得英国帝国理工学院哲学博士学位;1945年任帝国理工学院化学系助理讲师;1946年—1949年任帝国化学工业有限公司(I.C.I.)研究员;1949年获得英国伦敦大学科学博士学位;1949年—1950年任美国哈佛大学化学系访问讲师;1953年任伦敦大学伯贝克学院教授;1954年当选为英国皇家学会院士;1955年任英国格拉斯哥大学讲座教授;1957年任英国帝国理工学院教授;1969年获得诺贝尔化学奖;1970年当选为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1971年当选为里斯本科学院外籍院士;1973年当选为法国科学院外籍院士;1978年任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天然产物化学研究所所长;1986年起任美国德克萨斯农业机械国际大学杰出教授;1994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1998年3月16日在美国得克萨斯州逝世,享年93岁。巴顿毕生从事有机化学研究。

基本资料

中文名:巴顿

外文名:Derek H.Barton

国籍:英国

出生地:英国格雷夫森德

出生日期:1905年4月1日

逝世日期:1998年3月16日

毕业院校:帝国理工学院、伦敦大学

职业:科研工作者

主要成就:1954年当选为英国皇家学会院士 1969年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1970年当选为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 1971年当选为里斯本科学院外籍院士 1973年当选为法国科学院外籍院士 1994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

人物生平

1905年4月1日,巴顿(DerekH.Barton)出生于英国格雷夫森德。

1940年,获得英国帝国理工学院理学学士学位。

1942年,获得英国帝国理工学院哲学博士学位。

1945年,任帝国理工学院化学系助理讲师。

1946年—1949年,任帝国化学工业有限公司(I.C.I.)研究员。

1949年,获得英国伦敦大学科学博士学位。

1949年—1950年,任美国哈佛大学化学系访问讲师。

1953年,任伦敦大学伯贝克学院教授。

1954年,当选为英国皇家学会院士。

1955年,任英国格拉斯哥大学讲座教授。

1957年,任英国帝国理工学院教授。

1969年,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1970年,当选为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

1971年,当选为里斯本科学院外籍院士。

1973年,当选为法国科学院外籍院士。

1978年,任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天然产物化学研究所所长。

1986年起,任美国德克萨斯农业机械国际大学杰出教授。

1994年,当

展开阅读全文 ∨

主要成就

巴顿科研成就

科研综述

巴顿的主要研究领域为:构象分析、结构确证、苯酚氧化、生物合成(木脂素、酚性生物碱、类固醇、三萜类化合物等)、自由基化学、光化学、氟化学、有机金属化合物等。

20世纪60年代后期,巴顿在自由基化学和自然过程中的有机合成这一领域的首要工作使人们认识了许多天然产物的生物合成中苯酚自由基的偶合作用。引进了新试剂CF3OF,成功地从事了硫、硒、碲和铋化学研究。晚年发现的新反应有自由基的选择性脱氧化反应和酰胺巯基酯断裂产生自由基的反应。

学术论著

巴顿编著的论著有《Comprehensive organic chemistry : the synthesis and reactions of organic compounds》《The selective functionalization of saturated hydrocarbons: Gif chemistry》《Newer m

展开阅读全文 ∨

社会任职

时间

担任职务

1958年

麻省理工学院阿瑟·D·利特尔(Arthur D. Little)客座教授

1959年

伊利诺伊大学客座教授

1959年

威斯康星大学客座教授

1965年

英国科学政策委员会委员

1969年

英国科学促进协会B组主席

1969年

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有机化学部主席

个人生活

家庭成员

巴顿的父亲的名字是威廉·托马斯(WilliamThomas),他母亲的名字是莫德·亨丽埃塔·巴顿(MaudeHenriettaBarton)。

婚姻家庭

巴顿第一任妻子的名字是珍妮·凯特·威尔金斯(JeanneKateWilkins),两人育有一个儿子W.G.L.巴顿;巴顿第二任妻子的名字是克里斯蒂娜·科涅特(ChristianeCognet)。

人物评价

“巴顿在形成构象概念和把这些概念应用于化学中做出了贡献。”(诺贝尔基金会评)

“巴顿为中国科学技术进一步走向世界、加强国际交流和合作,发挥了重大作用,他是一位对中国科学技术的发展作出过重大贡献的国际知名学者。”(《中国科学报》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