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军简介
基本资料
中文名:叶军
国籍:美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上海
出生日期:1967年11月
毕业院校:科罗拉多大学
职业:教学科研工作者
主要成就:2011年当选为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 2017年当选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
性别:男
人物经历
1967年11月,叶军出生于中国上海。
1989年,获得上海交通大学应用物理学学士学位。
1991年,获得美国新墨西哥大学物理学硕士学。
1997年,获得美国科罗拉多大学物理学博士学位。
1997至1999年,在加州理工学院作博士后研究。
1999年,任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局物理学家;同年,任美国科罗拉多大学物理系助理教授、副教授、教授;同年,任国国家标准和技术与科罗拉多大学联合建立的实验天体物理实验室地(JILA)助理研究员,研究员。
2004年,任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局院士(Fellow)。
2008年,叶军已于约翰·霍尔退休后接管了他在科罗拉多大学的实验室。
2011年,当选为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
2017年11月,当选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
2020年12月,获得“墨子量子奖”。
人物事件
2022年2月,叶军团队首次在毫米尺度验证广义相对论。
主要成就
叶军科研成就
科研综述
叶军基于在超冷原子、相位稳定激光等领域的突破,发展了世界上最精确的原子钟,做出了许多世界首创的研究工作。首次提出中性原子态-不敏感光阱的方法,使原子的内部和外部自由度精确分离,为实现高精度原子光钟奠定基础。首次精密测量了光晶格中锶原子的光学频率,并建立锶原子光钟系统,在稳定性、可重复性和精确性三个关键参数均达到世界最高指标。发展了最稳定的激光并获得了最窄的激光光谱线宽,激光稳定性达到0.01Hz水平。开拓了进行光学频率远程比较和原子钟信号分发的光相位相干长程光纤网络研究。精确测量费米原子系统中的光钟频移;发现当多体系统的粒子数增加时,测量精度和准确性也同时提高;研究了多体量子自旋系统,自旋对称性及其对多体系统的影响;并将光钟精密测量用于物质的拓扑态性质研究。
叶军实现了极性分子量子气体,开拓了超冷化学和量子化学基本问题的研究。与Deborah Jin合作,他制备出世界上首个
社会任职
2006年,叶军任华东师范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客座教授。
人物评价
非常优秀的世界级物理学家,是天体物理领域最前沿的领军人物。(美国科学院院士、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教授沈元壤评)
叶军今年只有40岁,但已被国际同行公认为光学领域伟大的人物之一。(卡尔·蔡司研究奖的新闻公告评)
叶军为中国物理学科的学术交流、人才培养和学科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中国科学院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