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单

淘名人>名人百科>丘成桐简介

丘成桐简介

淘名人 2024-01-27 22:10 热度:

丘成桐

丘成桐(Shing-TungYau),美籍华裔数学家,原籍广东梅州蕉岭县,1949年4月生于广东汕头,同年随父母移居香港,菲尔兹奖首位华人得主,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俄罗斯科学院外籍院士、台湾中央研究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香港科学院名誉院士。现任香港中文大学博文讲座教授兼数学科学研究所所长,哈佛大学数学系和物理系终身教授,清华大学讲席教授、丘成桐数学科学中心主任,北京雁栖湖应用数学研究院院长。1969年毕业于香港中文大学崇基学院数学系;1971年获得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数学博士(师从陈省身);1974-1987年任斯坦福大学、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数学教授;1987年起任哈佛大学讲座教授;1993年当选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1994年成为台湾中央研究院院士和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同年出任香港中文大学数学科学研究所所长;2003年出任香港中文大学博文讲座教授;2013年起任哈佛大学物理系教授。丘成桐囊括了维布伦几何奖(1981)、菲尔兹奖(1982)、麦克阿瑟奖(1985)、克拉福德奖(1994)、美国国家科学奖(1997)、沃尔夫数学奖(2010)、马塞尔·格罗斯曼奖(2018)等奖项,是第一位获得国际数学最高奖菲尔兹奖的华人,也是继陈省身后第二位获得沃尔夫数学奖的华人。丘成桐证明了卡拉比猜想、正质量猜想等,是几何分析学科的奠基人,以他名字命名的卡拉比-丘流形是物理学中弦理论的基本概念,对微分几何和数学物理的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基本资料

中文名:丘成桐

外文名:Shing-Tung Yau

国籍:美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广东汕头

出生日期:1949年4月4日

毕业院校:香港中文大学、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

职业:教育科研工作者

主要成就:菲尔兹奖首位华人得主 沃尔夫数学奖得主 美国国家科学奖得主 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 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 1994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

人物经历

丘成桐,汉族客家人。丘镇英之子,祖籍广东省梅州市蕉岭县文福镇,1949年出生于汕头,同年随父母迁往香港。

丘成桐的母亲梁若琳,是梅城最后一位秀才梁伯聪之女,出身于红杏坊的书香门第,未出闺门就受到传统中华文化的熏陶,后来时常规劝与告诫子女不可对做人准则有任何逾越,希望他们将来名留史册。这样的激励,伴随了丘成桐的成长,丘成桐后来的刻苦自励与其父母良好而深刻的影响不无关系。

父亲曾在香港香江学院及香港中文大学的前身崇基学院任教。但在他14岁那年,父亲突然辞世,一家人顿时失去经济来源,丘成桐不得不一边打工一边学习。在香港培正中学就读时勤奋钻研数学,成绩优异。1966年入香港中文大学数学系,1969年提前修完四年课程,为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陈省身教授所器重,破格录取为研究生。在陈省身指导下,1971年获博士学位。

他的突出成绩和钻研精神为当时的美籍教授萨拉夫所赏识,萨拉夫力荐他到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伯

展开阅读全文 ∨

主要成就

丘成桐科研成就

科研综述

丘成桐是公认的当代最具影响力的数学家之一。他的工作深刻变革并极大扩展了偏微分方程在微分几何中的作用,影响遍及拓扑学、代数几何、表示理论、广义相对论等众多数学和物理领域。

解决Calabi猜想, 即一紧Kahler流形的第一陈类≤0时,任一陈类的代表必有一Kahler度量使得其Ricci式等于此陈类代表。这在代数几何中有重要的应用。

与萧荫堂合作证明单连通Kahler流形若有非正截面曲率时必双全纯等价于复欧氏空间, 并给Frankel猜想一个解析的证明。

在各种Ricci曲率条件下估计紧黎曼流形上Laplace算子的第一与第二特征值。

1976年解决关于凯勒-爱因斯坦度量存在性的卡拉比猜想,其结果被应用在超弦理论中,对统一场论有重要影响。第一陈类为零的紧致凯勒流形称为卡拉比-丘流形,在数学与弦论中都很重要。作为应用,丘成桐还证明了塞梵利猜想,发现Miyaoka-丘不等式。丘成桐对

展开阅读全文 ∨

个人生活

家庭背景

高祖:丘创兆

祖父:丘集熙,镇平县督学、清代秀才

外祖父:梁伯聪

父亲:丘镇英

母亲:梁若琳

弟弟:丘成栋

妻子:郭友云,台湾物理学家

儿子:丘明诚、丘正熙

丘成桐曾在《那些年,父亲教导我的日子》文章中写道:“我父亲丘镇英在广东省的蕉岭县长大,我母亲是梅县人,所以我们家中以客家话交谈。我的祖父丘集熙曾做过丘逢甲的幕僚,并创办学校和行医。”

丘成桐家中有8个兄弟姐妹。丘成桐的父亲丘镇英是一位哲学教授,父亲经常要求儿子背诵古文诗词。父亲离世那年,丘成桐才14岁。为了缓解悲伤,他发愤苦读,还当起了家教,以维持家里的生计。由此家境陷入赤贫,还背负债务。有亲戚建议让孩子们辍学,养鸭子贴补家用,但43岁体弱多病的母亲梁若琳断然拒绝,毅然承担起家庭的重负。年逾古稀的母亲去世后,丘成桐回忆当年为了赶功课,睡眠不足,还要早起上学,母亲叫他起床的声音,既温柔又不忍,总不免黯然神伤。

丘成桐是一个模范丈夫,一个慈父。1976

展开阅读全文 ∨

人物评价

丘成桐曾被国际数学大师唐纳森(SingerDonaldson)誉为“近1/4世纪里最有影响的数学家”。

国际数学大师、阿贝尔奖获得者辛格说:“即使在哈佛,丘成桐一个人就是一个数学系!”

著名代数几何学家F·博戈莫洛夫评价:“丘成桐教授毫无疑问是当今世界的领袖数学家之一。每次与他的谈话都会生出一些全新的、了不起的思想或非凡的问题。”

美国《纽约时报》将其称为“数学王国的凯撒大帝”,其中暗含对他个性的概括:不屈不挠,勇往直前。这种个性显然是他成功的重要基石。

美国《纽约时报》曾刊登过丘成桐的人物报道,标题是《数学界的国王》。这是《纽约时报》历史上篇幅最长的科学家报道。文章这样说:“丘成桐的故事就是展示中国的一个窗口,通过他可以看到一个拥有五千年历史传统的国家,欲与现代科学结合在一起,如果这种交融获得成功,那么最后可能就会重塑世界科技的平衡。”

丘成桐是著名数学家,也是一位深具情怀的知识分子;他是几何分析的

展开阅读全文 ∨

人物争议

丘成桐宣布,“曹怀东、朱熹平已经完成了庞加莱猜想的封顶之作”,9月1日,一个叫丁伟岳的人却发出了另一种声音。

“国际上的普遍看法是数学家佩雷尔曼给出了庞加莱猜想的完整证明”,“国内媒体出现这种失误和丘成桐误导有重大关系”,“现在,曹怀东、朱熹平俩人文章是否经过了正常评审的程序都有疑问。”丁伟岳如是说。

“对于丘成桐,我一直对他在数学上的成就非常敬佩。但是他在其他方面的看法和言论往往失之过激和武断,甚至违背事实,这不利于问题的解决。我国数学界原有的团结局面被破坏,我想是与他的言行分不开的。对此,我与国内绝大多数数学家一样,深感痛心和忧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