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得·威力简介
基本资料
中文名:彼得·威力
外文名:Peter John Wyllie
国籍:美国
出生地:英国
出生日期:1930年2月8日
毕业院校:圣安德鲁斯大学
职业:教育科研工作者
主要成就:1981年当选为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 1984年当选为英国皇家学会院士 1989年当选为苏联科学院(现俄罗斯科学院)外籍院士 1991年当选为印度国家科学院院士 1996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 1996年当选为欧洲人文和自然科学院院士
人物经历
1930年2月8日,彼得·威力(PeterJohnWyllie)出生于英国。
1952年,获得英国圣安德鲁斯大学地质学与物理学学士学位。
1955年—1956年,任圣安德鲁斯大学地质学系助理讲师。
1956年—1958年,任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助理研究员。
1958年,获得英国圣安德鲁斯大学地质学博士学位。
1958年—1959年,任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地球化学系助理教授。
1959年—1960年,任英国利兹大学化学系研究员。
1960年—1961年,任英国利兹大学实验岩石学系讲师。
1961年—1965年,任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岩石学系副教授。
1962年—1963年,任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地球化学和矿物学系代理主任。
1965年—1982年,任美国芝加哥大学教授。
1972年—1973年,任美国芝加哥大学物理科学学院副院长。
1979年—1982年,任芝加哥大学地球物理科学系主任。
1981年,当选为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
主要成就
彼得·威力科研成就
科研综述
彼得·威力有机地把实验岩石学与地质学、地球物理学结合起来,探讨板块构造与岩浆成因,地球内深部过程与岩浆成因,与岩浆形成过程有关的成矿条件等并取得成就。提供了有关地幔热柱的形成、壳幔物质的相互作用、花岗岩浆房内对流作用的可能性、碳酸岩岩浆形成机制、地幔交代作用等实验成果与理论模型。
学术论著
截至2011年7月,彼得·威力已发表科学期刊论文337篇,其主要论著有《Liquid segregation parameters from amphibolite dehydration melting experiments》《Experimental petrology of upper mantle materials, processes and products》《Geology and Geochemistry》《High pressure ultrametamorph
社会任职
时间 | 担任职务 |
---|---|
1965年—1967年 | 《岩石学杂志》总编辑 |
1967年—1983年 | 《地质学杂志》编辑 |
1967年—1996年 | 《矿物和岩石》主编 |
1970年—1971年 | 美国矿物学学会奖励委员会主席 |
1970年—1992年 | 国际地质科学联合会实验岩石学委员会委员 |
1973年—1982年 | 《地质学》编辑委员会委员 |
1976年—1977年 | 美国矿物学学会副会长 |
1976年—1980年 | 国际地质科学联合会实验岩石学委员会主席 |
1977年—1978年 | 美国矿物学学会会长 |
1978年—1982年 | 《构造物理学》编辑委员会委员 |
1978年—1986年 | 国际矿物学协会副主席 |
1983年—1992年 | 《地球动力学杂志》编辑委员会委员 |
1983年—1999年 | 《矿物学和岩石学》编辑委员会委员 |
1985年—1990年 | 《地质杂志》编辑委员会委员 |
1986年—1990年 | 国际矿物学协会主席 |
1991年—1995年 | 国际大地测量学和地球物理学联合会副主席 |
1992年—2005年 |
个人生活
婚姻家庭
彼得·威力的妻子的名字是罗米(Romy)。
人物评价
“彼得·威力有着对科学永恒的热爱和精力,他是一位伟大的科学领袖、科学倡导者和社区服务者(Peter'senergyandenthusiasmforscienceareeverlasting.Heisalsoagreatscientificleader,scienceadvocateandcommunityservant)。”(牛津大学出版社评)
“彼得·威力通过实验岩石学对地球科学的研究发展做出了毕生贡献(PeterJ.Wyllieforhislife-longcontributionsbymeansofexperimentalpetrologytounderstandinghowtheEarthworks)。”(《岩石学杂志》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