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维尔·里斯·托马斯简介
基本资料
中文名:海维尔·里斯·托马斯
外文名:Hywel Rhys Thomas
国籍:英国
出生地:英国威尔士
出生日期:1951年
毕业院校:斯旺西大学
职业:教育科研工作者
主要成就:2003年当选为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 2012年当选为英国皇家学会院士 2012年当选为欧洲科学院院士 202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
人物经历
1951年,海维尔·里斯·托马斯(HywelRhysThomas)出生于英国威尔士。
1972年,获得斯旺西大学土木工程学士学位。
1973年,获得伦敦大学帝国学院硕士学位。
1978年—1980年,任斯旺西大学高级研究助理。
1980年,获得英国斯旺西大学博士学位。
1980年—1995年,任卡迪夫大学工程学院讲师。
1994年,获得威尔士大学科学博士学位。
1995年起,任卡迪夫大学工程学院教授。
1996年起,任卡迪夫大学工程学院环境岩土工程研究中心主任。
1999年—2002年,任卡迪夫大学工程学院副院长。
2002年—2010年,任卡迪夫大学工程学院院长。
2003年,当选为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
2007年—2018年,任卡迪夫大学副校长。
2012年,当选为英国皇家学会院士和欧洲科学院院士。
202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
主要成就
海维尔·里斯·托马斯科研成就
科研综述
海维尔·里斯·托马斯创建了非饱和岩土介质热量—水力—力学—化学—生物耦合作用理论,建立了多场耦合作用模型,是全球众多其他模型发展的基石;揭示了液相和蒸汽相水分在岩土中受温度梯度驱使的运移规律,发现了膨润土微观和宏观结构水—力相互作用现象,揭示了煤岩吸附膨胀、骨架和裂隙相互作用及煤层渗透性演化的规律,奠定了环境岩土工程学科基础。
海维尔·里斯·托马斯提出和发展了多项环境岩土工程技术和方法:①、提出了高放核废料地质处置库工程屏障长期服役性能和围岩适应性评价方法,应用于世界首个乏燃料地下存储库—芬兰翁卡洛乏燃料永久掩埋库的设计;②、致力于地下煤床气化和煤层二氧化碳封存研究,提出了煤岩二氧化碳封存能力评估方法,应用于英国、波兰等国深部煤层二氧化碳封存。
海维尔·里斯·托马斯解决了高放核废料处置、地下水污染、场地修复和能源节约等问题。
学术论著
截至2017年11月,海维尔
社会任职
时间 | 担任职务 |
---|---|
2001年—2007年 | 国际原子能机构高放核废料处置技术委员会委员 |
2007年 | 国际原子能机构高放核废料处置技术委员会主席 |
2017年11月 | 浙江大学名誉教授 |
浙江大学求是讲座教授 | |
英国威尔士学会主席 | |
英国皇家学会牛顿国际学者评委会物理科学专委会主席 | |
《Computers and Geotechnics》主编 | |
《深地科学(英文)》客座主编 | |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可持续地球环境发展委员会主席 |
人物评价
“海维尔·里斯·托马斯在多场耦合作用模型、环境岩土工程技术和方法的研究中作出重要贡献。”(软弱土与环境土工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评)
“海维尔·里斯·托马斯是环境岩土工程和核废料处置研究的国际先驱。”(浙江大学建筑工程学院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