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单

淘名人>名人百科>简悦威简介

简悦威简介

淘名人 2024-01-29 12:54 热度:

简悦威

简悦威,1936年6月11日出生于中国香港,医学家,英国皇家学会院士、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美国国家医学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台湾“中央研究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香港科学院创院院士,美国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罗氏·达蒙血液学讲座教授。简悦威1958年毕业于香港大学医学院,获得内外全科医学士学位;1960年于美国波士顿、匹兹堡、费城和加拿大蒙特利尔从事血液学研究;1970年担任哈佛大学医学院助理教授;1972年担任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医学院副教授并兼任旧金山总医院血液科主任;1977年晋升为加州大学医学院教授;1980年获得香港大学医学博士学位;1981年当选为英国皇家学会院士,是该院历史上第一位入选的华裔科学家;1983年成为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医学系血液学讲座教授;1986年当选为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1988年当选为台湾“中央研究院”院士;1990年兼任香港大学分子生物学研究所所长;1991年获得拉斯克医学奖,是当年全球唯一的得奖人;1996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2004年获得第一届邵逸夫生命科学与医学奖;2011年当选为美国国家医学院院士;2015年当选为香港科学院创院院士。简悦威是DNA分析的创始人,国际医学界知名的遗传学和脱氧核糖核酸(DNA)专家。

基本资料

中文名:简悦威

外文名:Yuet Wai Kan

国籍:美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中国香港

出生日期:1936年6月11日

毕业院校:香港大学

职业:教育科研工作者

主要成就:1981年当选为英国皇家学会院士 1986年当选为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 1988年当选为中央研究院院士 1996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 2011年当选为美国国家医学院院士

人物经历

1936年6月11日,简悦威出生于中国香港,祖籍广东顺德勒流连杜,父亲简东浦是香港东亚银行的创始人,因此家庭条件较为优越。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占领香港,因此简悦威的中学被迫中断,停学在家,聘请私人老师上门教授,直到战争结束后才进入香港华仁书院。

1952年,完成学业,简悦威的哥哥和姐姐们当时已进入商业、银行业、保险业和法律业等领域,此时他父亲建议选择医学作为职业,因此进入香港大学医学院就读。

1958年,香港大学内外全科医学士毕业,随后两年在玛丽女王医院内科完成了住院医生实习,在米克法兹恩和达安辉两位教授的影响下,决定放弃传统的医学道路(临床医生),而是进入美国开始一些科学研究,他选择的方向是血液学,在布莱姆医院加德纳研究室。

1960年,首先来到波士顿布瑞格汉姆(PeterBentBrigham)医院,跟随加德纳(FrankGardner)进行工作,在这里真正激发了简悦威的科研兴趣。随后来

展开阅读全文 ∨

主要成就

简悦威科研成就

科研综述

简悦威首先测定α地中海贫血患者的珠蛋白链杂交程度以确定α-地贫患者的α-基因缺失情况,发现镰状细胞贫血限制性内切酶长度多态性,并将此应用于基因诊断与产前诊断。他是细胞特异性基因转移的创始人,首先实现了红系细胞特异性基因转移,采用红细胞生成素多肽与反转录病毒载体外壳蛋白组成嵌合蛋白,从而实现特异性基因转移,受到国际基因治疗领域的广泛关注。

1974年,简悦威首先测定了α地中海贫血患者的珠蛋白链杂交程度以确定α-地贫患者的α-基因缺失情况,发现镰状细胞贫血限制性内切酶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并将此DNA检测技术应用于基因诊断与产前诊断(Nature 251: 392-393, 1974;Proc. Natl. Acad. Sci. USA 75: 5631-5635, 1978)。在这之后,简悦威的开拓性基因诊断技术对疾病诊断学起到了一定的影响。遗传标记从第1代的RFLP

展开阅读全文 ∨

社会任职

简悦威担任过美国血液学协会主席;美国国家科学奖章总统委员会成员;邵逸夫奖评审会主席。

个人生活

简悦威的的父亲简东浦是香港东亚银行的创办人之一,简东浦共有14个小孩,简悦威是排第14的老么,他排行第4的哥哥简悦强爵士是前香港行政局首席非官守议员。1964年,简悦威与丽莫洛(AlveraLimauro)在波士顿结婚后在旧金山居住。

人物评价

简悦威对遗传性疾病认识有杰出贡献,特别是他将重组DNA技术应用于产前和预测性诊断方面。(1991年拉斯克临床医学研究奖)

简悦威将脱氧核糖核酸分析及对人类脱氧核糖核酸多态性的发现广泛应用在遗传学和诊断人类疾病方面的贡献重大。(邵逸夫奖基金会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