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翰·霍普克罗夫特简介
基本资料
中文名:约翰·霍普克罗夫特
外文名:John Edward Hopcroft
国籍:美国
出生地:美国西雅图
出生日期:1939年10月7日
毕业院校:斯坦福大学
职业:教育科研工作者
主要成就:1987年当选为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 1989年当选为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 2009年当选为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 2017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
人物经历
1939年10月7日,约翰·霍普克罗夫特(JohnEdwardHopcroft)出生于美国西雅图。
1961年,获得西雅图大学电子工程学士学位。
1962年,获得斯坦福大学电子工程硕士学位。
1964年,获得斯坦福大学电子工程博士学位。
1987年,当选为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
1989年,当选为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
1994年—2001年,任康奈尔大学工程学院院长。
2009年,当选为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
2017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12月,任北京大学前沿计算研究中心主任。
主要成就
约翰·霍普克罗夫特科研成就
科研综述
约翰·霍普克罗夫特(John Edward Hopcroft)将计算机科学萌芽阶段的零散结果总结为具有整体性的系统知识,提出用渐近分析作为衡量算法性能的主要指标,成为计算机科学的一大支柱。他在算法及数据结构设计和分析方面做出了成就。他探索并指出计算机科学的前瞻发展方向,在机器学习、并行计算和社会复杂网络方面做出一系列贡献。约翰·霍普克罗夫特致力于推进中国计算机科学人才教育发展与改革。受国务院和教育部邀请,屡次为中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献计献策。
2017年5月,约翰·霍普克罗夫特主持建设了北京大学前沿计算研究中心。
学术论著
据2022年10月美国计算机协会官网显示,约翰·霍普克罗夫特已在各类期刊上发表研究论文100余篇,其主要论著有《Formal Languages and Their Relation to Automata》《The Design and An
社会任职
时间 | 担任职务 |
---|---|
1992年—1998年 | 美国总统国家科学委员会委员 |
2010年 | 中国科学院爱因斯坦讲席教授 |
2017年 | 北京大学信息技术高等研究院名誉院长 |
2017年5月 | 北京大学讲席教授 |
2021年6月 | 上海大学名誉教授 |
重庆大学荣誉教授 | |
云南大学荣誉教授 | |
上海交通大学荣誉教授 | |
北京理工大学荣誉教授 | |
微软亚洲研究技术咨询委员会委员 | |
印度德里国际信息技术学院(Indraprastha Institut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Delhi)咨询委员会委员 | |
西雅图大学工程学院咨询委员会委员 |
个人生活
家世背景
约翰·霍普克罗夫特(JohnEdwardHopcroft)出生于华盛顿州西雅图的一个工人家庭。他的父亲是英国曾参加过第一次世界大战的退伍军人,由于在英国找不到工作,移居到加拿大。又去了美国西海岸,最后到了西雅图,在西雅图他遇到了约翰·霍普克罗夫特的母亲并与之结婚。
人物评价
“约翰·霍普克罗夫特为践行北京大学在相关领域培养拔尖人才和吸引高层次人才、实现建设世界一流学科的战略作出了重要贡献。”(北京大学评)
“约翰·霍普克罗夫特在数据结构和算法设计与分析领域做出了基础性贡献。”(美国计算机协会评)
“约翰·霍普克罗夫特积极探索并指出计算机科学的前瞻发展方向,在机器学习、并行计算和社会复杂网络方面开展研究工作,并做出了一系列重要贡献。”(澎湃新闻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