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克弗尔特简介
基本资料
中文名:霍克弗尔特
外文名:Tomas Hökfelt
国籍:瑞典
出生地:瑞典斯德哥尔摩
出生日期:1940年6月
毕业院校:卡罗林斯卡学院
职业:教育科研工作者
主要成就:1984年当选为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 1985年当选为瑞典皇家科学院院士 1989年当选为欧洲科学院院士 1993年当选为意大利林琴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 1996年当选为美国艺术与科学院外籍院士 1996年当选为丹麦皇家科学院外籍院士 200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 2011年当选为美国国家医学院院士
人物经历
1940年6月,霍克弗尔特(TomasHökfelt)出生于瑞典斯德哥尔摩。
1962年,毕业于瑞典卡罗林斯卡学院。
1969年,任瑞典卡罗林斯卡学院助理教授。
1971年,获得卡罗林斯卡学院医学博士学位。
1979年—2006年,任瑞典卡罗林斯卡学院神经科学系教授。
1984年,当选为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
1985年,当选为瑞典皇家科学院院士。
1989年,当选为欧洲科学院院士。
1993年,当选为意大利林琴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
1993年—1999年,任卡罗林斯卡学院神经科学系副主任。
1996年,当选为美国艺术与科学院外籍院士和丹麦皇家科学院外籍院士。
200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
2006年起,任瑞典卡罗林斯卡学院神经科学系名誉教授。
2011年,当选为美国国家医学院院士。
主要成就
霍克弗尔特科研成就
科研综述
霍克弗尔特从事神经元递质的组织化学特征和揭示各类神经递质功能及其表达的神经元系统等方面的研究。通过电镜确定了中枢单胺类神经元,并首次用组织化学方法证明突触小泡含有中枢递质。研究了许多精神药物及激素的作用,发现了多巴胺可以调控促黄体激素释放激素和催乳素的分泌。与合作者共同完成了儿茶酚胺在中枢及周围神经系的分布研究,并描述了中枢肾上腺素能神经元系统。研究了神经肽的功能及递质共存的意义。发现在神经损伤后可在背根神经节诱发神经肽、神经肽受体及其他分子的显著的变化,提出感觉神经元本身有一种针对神经性疼痛的镇痛系统。
学术论著
霍克弗尔特编著的论著有《Central Adrenaline Neurons. Basic Aspects and their Role in Cardiovascular Functions》《Coexistence of Neuronal Messeng
社会任职
时间 | 担任职务 |
---|---|
1988年 | 巴黎学院客座教授 |
第四军医大学神经科学研究所名誉所长 | |
北京医科大学名誉教授 | |
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总委员会委员 | |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神经科学研究所顾问委员会委员 | |
第六届IBRO世界神经科学大会国际科学计划委员会委员 | |
《大脑研究(Brain Research)》编委 | |
《欧洲神经科学杂志(European Journal of Neuroscience)》编委 | |
《化学神经解剖学杂志(Journal of Chemical Neuroanatomy)》编委 | |
《比较神经学杂志(Journal of Comparative Neurology)》编委 | |
《分子神经生物学(Molecular Neurobiology)》编委 | |
《神经科学(Neuroscience)》编委 | |
《Neuropeptides》编委 | |
《Progress in Neuro-Psychopharmacology and Biologi |
人物评价
“霍克弗尔特是化学神经信息传递形态学研究的开拓者之一,是神经系统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开拓者之一,在神经元递质的组织化学特征和揭示各类神经递质功能及其表达的神经元系统等方面作出了举世公认的重大贡献。”(中国科学院评)
“霍克弗尔特是一个善良、儒雅且乐于助人的学者,他有着非常严谨的科学精神(Dr.TomasHökfeltisakind,polite,howeverwhenitcomestoscience,heisverystrict,rigorousbuthelpful)。”(解剖组织学家MiklósPalkovits评)
“霍克弗尔特是神经肽研究领域的开拓者之一(ProfessorHökfeltisonethefathersofthefieldofneuropeptideresearch)。”(国际多肽联合会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