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德烈·海姆简介
基本资料
中文名:安德烈·海姆
外文名:Andre K. Geim
国籍:荷兰
出生日期:1958年10月21日
毕业院校:俄罗斯科学院固体物理研究所
职业:教育科研工作者
主要成就:2007年当选为英国皇家学会院士 2010年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2012年当选为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 2017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
出生地:俄罗斯索契
人物经历
1958年10月21日,安德烈·海姆(AndreK.Geim)出生于俄罗斯索契。
1987年,获得俄罗斯科学院固体物理研究所博士学位;之后任职于俄罗斯科学院微电子技术研究院。
1994年,任荷兰奈梅亨大学副教授。
2001年,任曼彻斯特大学物理系教授。
2007年,当选为英国皇家学会院士。
2010年,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2012年,当选为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
2017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
主要成就
安德烈·海姆科研成就
科研综述
2004年,安德烈·海姆(Andre K. Geim)率先剥离出石墨烯,并对其电学、光学性质等进行了开创性研究,发现了石墨烯中的载流子表现出二维狄拉克费米子特性,具有半整数量子霍尔效应、室温量子霍尔效应等一系列新奇物理现象;2010年,研究发现石墨烯及其独特性质;开展了其他二维原子晶体的研究,开辟了二维原子晶体研究领域,引领和带动了世界范围内对二维原子晶体的研究,并引领探索了二维原子晶体在分子、离子、质子、同位素分离等领域的应用;开创了基于二维原子晶体的范德瓦尔斯异质结构材料新方向。
2017年,安德烈·海姆(Andre K. Geim)与清华大学清华-伯克利深圳学院联合成立深圳盖姆石墨烯研究中心。
学术论著
据2022年10月中国科学院学部官网显示,安德烈·海姆(Andre K. Geim)已在国际刊物上发表SCI论文300余篇(其中在Science和Nature上发
社会任职
时间 | 担任职务 |
---|---|
2009年 | 中国科学院爱因斯坦讲席教授 |
2015年 | 西南交通大学名誉教授 |
青岛高新区石墨烯企业技术中心顾问委员会名誉主任 | |
江西理工大学兼职教授 | |
欧盟石墨烯旗舰计划战略顾问委员会主席 |
个人生活
安德烈·海姆(AndreK.Geim)出生在俄罗斯索契的一个有德国血统的家庭。安德烈·海姆7岁之前一直与外祖母玛丽亚·齐格勒(MariaZiegler)和外祖父尼古拉·拜耳(NikolaiBayer)生活在一起。7岁时,安德烈·海姆与父母和哥哥搬到纳尔奇克市(Nalchik)居住,并在那里上学。安德烈·海姆母亲的名字是尼娜·拜耳(NinaBayer),父亲的名字是康斯坦丁·海姆(KonstantinGeim),安德烈·海姆是家中次子,他还有一个哥哥弗拉迪斯拉夫(Vladislav)。
人物评价
“安德烈·海姆(AndreK.Geim)对中国石墨烯等二维原子晶体材料领域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中国科学院评)
“安德烈·海姆(AndreK.Geim)是‘石墨烯之父’。”(《青岛日报》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