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单

淘名人>名人百科>高华健简介

高华健简介

淘名人 2024-01-29 20:30 热度:

高华健

高华健,1963年12月生于中国四川成都,固体力学家,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美国科学院院士、美国人文与科学院院士、德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美国布朗大学终身教授。1982年高华健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工程力学系;1988年获哈佛大学工程科学博士学位;2000年任斯坦福大学教授;2001年起担任联邦德国Max-Planck金属材料研究所所长;2006年1月任美国布朗大学终身教授2012年当选为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2015年12月当选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2018年5月当选美国科学院院士;2019年4月当选美国人文与科学院院士。高华健的研究领域是固体的宏微观形变和破坏行为。

基本资料

中文名:高华健

国籍:美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中国四川成都

出生日期:1963年12月

毕业院校:哈佛大学

职业:教学科研工作者

主要成就:2012年当选为美国工程院院士 201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 2018年当选为美国科学院院士 2019年当选为美国人文与科学院院士

人物经历

1963年12月,生于中国四川成都。

1978年,就读于西安交通大学工程力学系。

1982年,获西安交通大学工学学士学位。

1984年7月,获哈佛大学工程科学硕士学位。

1988年6月,获哈佛大学工程科学博士学位;9月,任斯坦福大学助理教授。

1995年1月,任斯坦福大学副教授。

2000年9月,任斯坦福大学教授。

2001年,任联邦德国斯图加特Max-Planck金属材料研究所教授、主任。

2006年1月,任美国布朗大学终身教授。

2009年,任西安交通大学名誉教授。

2012年,当选为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同年担任清华大学先进力学与材料中心共同主任。

2015年12月7日,当选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

2018年5月1日,当选美国科学院院士。

2019年4月,当选美国人文与科学院院士。

主要成就

高华健科研成就

科研综述

高华健主要的三项科学成就是:创立基于微观机制上的应变梯度理论和发展微纳米塑性变形机制的模拟计算,建立纳米生物结构的力学理论体系,创立超音速和超弹性动态断裂力学。基于位错力学,高华健从描述材料强度与位错密度之间的Taylor律出发,用一个多尺度的范式创立了MSG理论;他的MSG理论和微纳米塑性变形机制的工作被全世界64个国家和地区2411所大学和科研机构引用。自然界能够将柔软的蛋白质和脆性的矿物质组合形成异常坚韧的生物材料;高华健的研究揭示,生物结构材料中存在着一类特定的纳米结构:即坚硬的板状材料交叉镶嵌于较柔软的基体中;他提出的“拉-剪链”模型和“分形骨骼”模型成功地解释了骨骼多尺度变形的实验结果。经典的力学理论认为、裂纹的扩展速度无法超越弹性波波速;高华健通过超大规模分子动力学模拟首次发现了超音速裂纹扩展,他的研究打破了传统的断裂力学理论,成功地解释了高速裂纹扩展下裂

展开阅读全文 ∨

社会任职

高华健曾任斯坦福大学教授、德国Max-Planck金属材料研究所所长;担任固体力学领域期刊《JournaloftheMechanicsandPhysicsofSolids》主编、及多个国际著名期刊杂志的编委等,工程科学学会(SES)主席。

人物评价

他(高华健)的研究成果奠定并拓展了现代力学研究的前沿。(国际理论与应用力学联合会评)

高华健的求学历程,反映了一个年轻人积极向上的追求,他把兴趣和事业结合在一起,通过不断努力和奋斗,最终取得成功。他是所有年轻学子和青年教师学习的榜样。(中国工程院院士、原西安交通大学校长郑南宁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