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单

淘名人>名人百科>傅睿思简介

傅睿思简介

淘名人 2024-01-29 21:02 热度:

傅睿思

傅睿思(ElseMarieFriis),1947年6月出生于丹麦霍尔斯特布罗(Holstebro),古植物学家,丹麦皇家科学和文学院院士,瑞典皇家科学院院士,挪威皇家科学与文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英国皇家学会院士,瑞典国家自然历史博物馆教授。傅睿思于1967年—1971年就读于丹麦奥尔胡斯大学,毕业后获得古植物学学士学位;1975年获得丹麦奥尔胡斯大学硕士学位;1980年获得丹麦奥尔胡斯大学古植物学博士学位;1987年—2015年任职于瑞典国家自然历史博物馆;1990年当选为丹麦皇家科学与文学院院士;1996年当选为瑞典皇家科学院院士;1998年当选为挪威皇家科学与文学院院士;2002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2016年当选为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2017年当选为美国艺术与科学学院院士;2020年当选为英国皇家学会院士。傅睿思主要从事探索被子植物的起源、早期演化和辐射,以及其兴起对生物界和地球环境的作用和影响方面的研究工作。

基本资料

中文名:傅睿思

外文名:Else Marie Friis

国籍:丹麦

出生地:丹麦霍尔斯特布罗

出生日期:1947年6月

毕业院校:奥尔胡斯大学

职业:教育科研工作者

主要成就:1990年当选为丹麦皇家科学与文学院院士 1996年当选为瑞典皇家科学院院士 1998年当选为挪威皇家科学与文学院院士 2002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 2016年当选为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 2017年当选为美国艺术与科学学院院士 2020年当选为英国皇家学会院士

人物经历

1947年6月,傅睿思(ElseMarieFriis)出生于丹麦霍尔斯特布罗(Holstebro)。

1967年—1971年,就读于丹麦奥尔胡斯大学,毕业后获得古植物学学士学位。

1975年,获得丹麦奥尔胡斯大学硕士学位。

1980年,获得丹麦奥尔胡斯大学古植物学博士学位。

1987年—2015年,任职于瑞典国家自然历史博物馆。

1990年,当选为丹麦皇家科学与文学院院士。

1996年,当选为瑞典皇家科学院院士。

1998年,当选为挪威皇家科学与文学院院士。

2002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

2016年,当选为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

2017年,当选为美国艺术与科学学院院士。

2020年,当选为英国皇家学会院士。

主要成就

傅睿思科研成就

科研综述

傅睿思(Else Marie Friis)在瑞典南部白垩纪沉积中发现了丝炭化(fusainized)的花化石,并应用电子显微技术研究并恢复了花的三维结构;发现并研究了多类被子植物的化石,追溯和探究了它们的起源和演化过程,还有关于最古老的单子叶植物化石和金缕梅科、金粟兰科、睡莲科等被子植物的研究;在许多花化石中分离出原位花粉,从而可以了解这些花粉的母体植物;在以上研究的基础上,系统地总结了地质历史时期花的起源和演化过程;在种子植物系统发育、地质时期种子多样性的演变等方面也做出了研究工作。

学术论著

傅睿思编著的论著有《The origin and early persification of angiosperms》《Early Flowers and Angiosperm Evolution》《Cretaceous angiosperm flowers: Innovatio

展开阅读全文 ∨

社会任职

担任职务

国际古植物学协会主席

瑞典国家自然历史博物馆名誉教授

奥胡斯大学名誉教授

《Grana》主编

人物评价

“傅睿思是国际著名的古植物学家,当今古被子学植物学的权威学者,在促进中瑞科学技术交流和对中国科学家的培养和指导等作出了贡献。”(中国科学院评)

“傅睿思是当今世界上古植物学领域最负盛名的科学家,她在古植物研究领域做出了突出贡献。”(新华网评)

“傅睿思是古植物学研究领域世界首屈一指的科学家。”(古植物学家周志炎院士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