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龙·切哈诺沃简介
基本资料
中文名:阿龙·切哈诺沃
外文名:Aaron Ciechanover
国籍:以色列
民族:犹太民族
出生日期:1947年10月1日
毕业院校:以色列海法工学院
职业:教育科研工作者
主要成就:获得2004年诺贝尔化学奖
出生地:英属巴勒斯坦保护国(今以色列)海法
人物经历
1947年10月,阿龙·切哈诺沃出生于英属巴勒斯坦保护国(今以色列)海法。
1970年,毕业于希伯来大学哈德萨医学院,并获得理学硕士学位。
1973年—1976年间,在兵役当中任军事医生。
1975年,获得希伯来大学医学博士学位。
1981年,在以色列海法工学院获医学博士学位。
1984年,担任以色列理工学院医学院生物化学系高级讲师(终身教职)。
1987年,担任以色列理工学院医学院生物化学系副教授。
1992年,担任以色列理工学院医学院生物化学系教授;同年,被麻省理工学院聘为教授。
2004年,因发现泛素调节的蛋白质降解而获诺贝尔化学奖。
2005年,在以色列新闻网站Ynet的民调中,阿龙·切哈诺沃被选为200个最伟大以色列人第31位。
2008年10月,被南京大学聘请担任南京大学化学与生物医药科学研究所所长。
2015年7月,受聘为广东以色列理工学院首任常务副校长。
2017年10月17日,受聘为香港中文大学(
主要成就
阿龙·切哈诺沃科研成就
蛋白质降解
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阿龙·切哈诺沃与阿夫拉姆·赫什科、欧文·罗斯二人进行了研究,证明了生物体内存在着两类蛋白质降解过程,一种是不需要能量的,比如发生在消化道中的降解,这一过程只需要蛋白质降解酶参与;另一种则需要能量,它是一种高效率、指向性很强的降解过程。
阿龙·切哈诺沃发现,一种被称为泛素的多肽在需要能量的蛋白质降解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这种多肽由76个氨基酸组成,它最初是从小牛的胰脏中分离出来的。它就像标签一样,被贴上标签的蛋白质就会被运送到细胞内的“垃圾处理厂”,在那里被降解。
阿龙·切哈诺沃进一步发现了这种蛋白质降解过程的机理:细胞中存在着E1、E2和E3三种酶,它们各有分工。E1负责激活泛素分子。泛素分子被激活后就被运送到E2上,E2负责把泛素分子绑在需要降解的蛋白质上。但E2并不认识指定的蛋白质,这就需要E3帮助。E3具有辨认指定蛋白质的功能。
社会任职
单位名称 | 职务 | 任职时间 |
---|---|---|
南开大学 | 名誉教授 | 不详 |
天津大学 | ||
中国医学科学院 | ||
第四军医大学 | ||
西安交通大学 | ||
南京大学化学与生物医药科学研究所 | 所长 | 2011年 |
以色列理工学院校长派驻广东以色列理工学院 | 特使 | 2015年 |
参考资料: |
个人生活
家庭成员
阿龙·切哈诺沃的父亲是一家律师事务所的职员,母亲是家庭主妇和英语教师;兄长约瑟夫·切哈诺沃比他年长14岁,在阿龙年仅4岁时便开始服兵役。
人物评价
切哈诺沃教授长期关注中国科学研究的发展,与中国科学家建立了密切的合作关系,并与国内的科研院校共同培养学生,攻坚科学难题,实现全方位的合作,为中国的教育事业和科研工作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中国科学院评)
阿龙·切哈诺沃教授的研究在DNA修复和控制、治疗人类疾病方面具有重要意义。(诺贝尔奖得主医学峰会评)
切哈诺沃在国际上享有极高声誉,在生物医药理论研究方面具备精深的专业技术水平,具备丰富的新药研发经验和科研团队建设经验。(诺贝尔奖得主医学峰会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