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单

淘名人>名人百科>朱棣文简介

朱棣文简介

淘名人 2024-01-30 10:18 热度:

朱棣文

朱棣文,1948年2月28日出生于美国密苏里州圣路易斯,祖籍江苏太仓,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第12任美国能源部部长,斯坦福大学物理学教授。朱棣文于1970年从美国罗切斯特大学毕业,获得数学学士和物理学学士学位,1976年获得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物理学博士学位;1978年至1987年在美国电报电话公司贝尔实验室工作;1987年担任斯坦福大学物理和应用物理教授;1990年至1993年担任斯坦福大学物理系主任;1992年当选为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1993年当选为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1994年获得亚瑟萧洛奖及威廉梅格斯奖;1997年获得获诺贝尔物理学奖;1998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2004年至2008年担任美国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主任,同时兼任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物理学教授;2009年至2013年担任第12任美国能源部部长。朱棣文长期从事原子物理、激光科学方面的研究。

基本资料

中文名:朱棣文

外文名:Steven Chu

国籍:美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密苏里州圣路易斯

出生日期:1948年2月28日

毕业院校: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罗切斯特大学

职业:教育科研工作者

主要成就:1992年当选为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 1993年当选为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 1997年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1998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

性别:男

祖籍:江苏太仓

人物经历

1948年2月28日,朱棣文出生在美国密苏里州圣路易斯市一个学者之家,祖籍江苏太仓。

1968年,获得罗彻斯特大学斯托达数学奖。

1970年,获得罗彻斯特大学斯托达物理奖及伍德罗·威尔逊奖学金;同年,从罗切斯特大学毕业,获得数学学士和物理学学士学位。

1970年—1974年,获得国家科学基金会博士预备生奖学金。

1976年,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毕业,获得物理学博士学位。

1976年—1978年,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从事博士后研究。

1977年—1978年,获得国家科学基金会博士后奖学金。

1978年—1983年,担任美国电报电话公司贝尔实验室研究人员。

1983年—1987年,担任美国电报电话公司贝尔实验室量子电子学研究部主任,领导电子化研究工作。

1987年—1992年,在斯坦福大学完成获得诺贝尔奖的科研项目的主要工作。

1987年,担任斯坦福大学物理和应用物理教授,是该校第一位华裔教授。

1987年—1988

展开阅读全文 ∨

主要成就

朱棣文科研成就

科研综述

朱棣文由于在激光冷却和捕陷原子方面的独立的、开拓性的研究,与美国科学家威廉·丹尼尔·菲利普斯(和法国科学家科昂·塔努吉伙同获得1997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1985年,他与同事用一组交叉激光束产生了“光粘胶”效应,在光粘胶中靶原子的速度由每小时4,000km降至每小时1km,好像原子穿过稠密粘浆而运动一样。减速后的原子的温度接近绝对零度(—273.15℃或—459.67℉)。他与同事还发展了一种使用激光与磁线圈的原子阱,可捕陷并研究冷却的原子。这些技术使科学家可提高用于空间导航的原子钟的精度,建造可准确测量重力的原子干涉仪,并设计出可用于处理极细尺度电子线路的原子激光器。

学术交流

1990年,朱棣文受邀美国物理学会和美国物理教师学会的理直脱迈耶纪念奖讲演。

2009年7月15日,在清华大学发表演讲,呼吁中美携手应对全球气候变暖问题。

2010年11月15日,在上海同济大学嘉定校

展开阅读全文 ∨

社会任职

时间

担任职务

1978年

美国物理学会理事

1989年—1990年

美国物理学会雷射科学专题组主席

1989年—1990年

美国物理学会雷射科学专题组副主席

1990年—1993年

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物理谘询委员会成员

1990年

量子电子学会议雷射科学节目委员会主席

1990年

美国光学学会理事

1990年

法国学院访问教授

1992年

量子电子学会议雷射科学节目委员会执行主席之一

1992年

原子、分子和光学物理国家研究谘询委员会成员

1993年

基础和应用科学家国际联合会量子电子学领域代表

1993年—1994年

美国国家科学院自由电子雷射器评议会成员

1993年—1994年

美国—日本量子电子学讨论会主席

2016年3月29日

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合作组织副主席

个人生活

家世背景

朱棣文的祖父朱祝年是江苏苏州太仓城厢镇的一位读书人,重视培养后代。大姑妈朱汝昭早年曾留学日本;二姑妈朱汝华早年留学美国任芝加哥大学化学工程教授,是中国第一代化学家;三姑妈朱汝蓉,1943留学美国攻读化学,也是一名化学教授。

朱棣文的父亲朱汝瑾1940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化工系,1943年留美就读麻省理工学院,1946年获该院化工博士,先后任美国圣路易、纽约及新泽西的3所大学教授,历任美国和欧洲多家石油、化学、导弹、核子工程及太空公司的顾问;其母李静贞出生于天津一名门之家,1945年清华大学经济系毕业后去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攻读工商管理。朱棣文的外祖父李书田毕业于天津大学,1923年公费留美,回国后投身教育事业,曾任国立贵州农工学院,天津大学校长,国民政府教育部长。

朱棣文的哥哥朱筑文是麻省理工学院博士,斯坦福大学医学系教授;弟弟朱钦文21岁就获得了政治学博士学位,后进入哈佛大学法学院深造,是洛杉

展开阅读全文 ∨

人物评价

朱棣文是一位卓越的朋友和出色的同事,他在2010年以“盖帽堵油”方法解决了墨西哥湾原油泄漏事件,他对美国新能源产业发展和减少对石油进口依赖做出了贡献。(美国第44任总统贝拉克·侯赛因·奥巴马评)

朱棣文是在中西文化共同浸染下成长起来的,他继承了中西文化的精髓,他的内心深处既有西方人的率真、幽默,也有东方人的谦虚、含蓄。(《中国经济时报》评)

人物影响

朱棣文小学

1999年,江苏太仓人民为了表达对朱棣文的崇敬,征得朱棣文同意,创办了以朱棣文个人名字命名的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