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奇费尔简介
基本资料
中文名:伯奇费尔
外文名:Burrell Clark Burchfiel
国籍:美国
出生地: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斯托克顿
逝世日期:1934年3月
毕业院校:耶鲁大学
职业:教育科研工作者
主要成就:1984年当选为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 1985年当选为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 1998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
人物经历
1934年3月,伯奇费尔(BurrellClarkBurchfiel)出生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斯托克顿。
1957年,获得美国斯坦福大学学士学位。
1958年,获得美国斯坦福大学硕士学位。
1961年,获得耶鲁大学博士学位;同年,任教于莱斯大学。
1974年,任莱斯大学教授。
1976年,任教于麻省理工学院。
1984年,任麻省理工学院地质学教授;同年,当选为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
1985年,当选为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
1998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
主要成就
伯奇费尔科研成就
科研综述
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伯奇费尔对世界上非碰撞造山带和碰撞造山带进行了研究。20世纪80年代初以来,倡导并从事大陆构造的研究,推动了大陆动力学的发展。
学术论著
据2022年11月美国地质学会官网显示,伯奇费尔已发表论文180余篇。
学术交流
时间 | 学术活动名称 | 举办地 |
---|---|---|
2013年6月 | 第一届中国地质学会与美国地质学会联合学术会议 | 成都 |
伯奇费尔人才培养
讲授课程
伯奇费尔讲授的课程有《野外地质I》等。
培养成果
据2022年11月美国地质学会官网显示,伯奇费尔已指导培养学生85名,其中包括50余名博士生和35名硕士生。
讲学讲座
时间 | 讲座名称 | 合作院校 |
---|---|---|
2011年7月 | “A case for early Cenozoic extrusion in southwest China and its impact on SE Asian tectonics ”学术报告 |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
伯奇费尔荣誉
社会任职
时间 | 担任职务 |
1968年 | 南斯拉夫贝尔格莱德地质学院客座教授 |
1970年 | 罗马尼亚布加勒斯特地质学院客座教授 |
1976年 | 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客座教授 |
1986年 | 希腊雅典大学客座教授 |
1992年 | 瑞典隆德大学客座教授 |
2006年 |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荣誉教授 |
美国地质学会主席 | |
《构造学(Tectonics)》编辑 | |
《构造物理学(Tectonophysics )》编辑 |
个人生活
婚姻家庭
伯奇费尔于1984年与地质学家、麻省理工学院教授利·罗伊登(LeighRoyden)结婚,两人育有四个子女。
人物评价
“伯奇费尔在国际地学界享有盛誉,为提高对造山带的构造演化和构造形式等规律的认识做出了突出贡献。”(中国科学院评)
“伯奇费尔在地质学方面有着杰出的研究成果,并作出了开拓性的成就和贡献(eminentresearchinpuregeologyandforhisoutstandingoriginalcontributionsandachievements)。”(俄亥俄州立大学教授GregoryA.Davis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