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单

淘名人>名人百科>瓦列里·邦杜简介

瓦列里·邦杜简介

淘名人 2024-01-30 12:00 热度:

瓦列里·邦杜

瓦列里·邦杜(ValeryBondur),1947年10月28日出生于原苏联波尔塔瓦,空间地球科学家,俄罗斯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俄罗斯科学院副院长,国际欧亚科学院院长。瓦列里·邦杜于1968年—1972年就读于莫斯科动力学院,毕业后获得空间地球科学学士学位;1974年—1999年任职于彗星中央科学研究院,历任工程师、科研副所长、首席设计师;1980年获得莫斯科动力学院工学博士学位;1990年获得莫斯科动力学院理学博士学位;1999年—2003年任俄罗斯科梅塔中央科学研究所环境监测和信息技术中心主任;2000年—2018年任俄罗斯联邦科学和高等教育部航空航天监测研究所所长;2003年当选俄罗斯科学院院士;2017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2017年—2022年任俄罗斯科学院副院长。瓦列里·邦杜主要从事为创建针对海洋、大气、陆地和近地空间的空间观测系统提供理论基础和方法论的研究工作。

基本资料

中文名:瓦列里·邦杜

外文名:Valery Bondur(英语) Бондур Валерий Григорьевич(俄语)

国籍:俄罗斯

出生地:原苏联波尔塔瓦

出生日期:1947年10月28日

毕业院校:莫斯科动力学院

职业:教育科研工作者

主要成就:2003年当选俄罗斯科学院院士 2017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

人物经历

1947年10月28日,瓦列里·邦杜(ValeryBondur)出生于原苏联波尔塔瓦。

1968年—1972年,就读于莫斯科动力学院,毕业后获得空间地球科学学士学位。

1974年—1999年,任职于彗星中央科学研究院,历任工程师、科研副所长、首席设计师。

1980年,获得莫斯科动力学院工学博士学位。

1990年,获得莫斯科动力学院理学博士学位。

1999年—2003年,任俄罗斯科梅塔中央科学研究所环境监测和信息技术中心主任。

2000年—2018年,任俄罗斯联邦科学和高等教育部航空航天监测研究所所长。

2003年,当选俄罗斯科学院院士。

2017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

2017年—2022年,任俄罗斯科学院副院长。

主要成就

瓦列里·邦杜科研成就

科研综述

瓦列里·邦杜从事自然灾害监测、环境保护、海洋探测和相关地球科学方面的研究。他开发了海洋遥感空间频谱测量和多频无线电波记录方法、多频放射断层扫描和辐射测量方法,研发了强震短期前兆远程诊断方法、大气和电离层在线卫星监测方法,建立了反映地物形状、方向、能量分布等的航天成像光谱所对应的新型信息特征;发现了海浪空间结构变形的早期未知现象和海洋近表层的蜂窝式结构,揭示了地震孕育和爆发期间卫星图像探测到的新的地貌轮廓线系统变化现象,阐明了深部水文物理场与表面波和近表海洋层的相互作用机理等;他提出的方法和理论解决了一系列对地观测关键问题,在俄罗斯5个遥感卫星系统中得到了应用;他发起的包括海洋空间监测、对自然灾害和空气污染的监测、对陆地生态系统的卫星监测正在实施或计划实施。

瓦列里·邦杜创立了俄罗斯联邦教育和科学部俄罗斯科学院空间观测科学研究所。

学术论著

据2022年11月中国科学院官

展开阅读全文 ∨

社会任职

时间

担任职务

2019年

俄罗斯科学院航天理事会理事


俄罗斯科学院地球气候问题科学委员会主任


“水文物理”科学委员会主任


俄罗斯北极发展委员会主席团成员


俄罗斯联邦政府科学和技术奖励委员会委员


《海洋学(Oceanology)》编委


《太空与地球研究》主编


《俄罗斯科学院地球科学通讯》副主编


《北极:生态学和经济学》编委

展开阅读全文 ∨

人物评价

“瓦列里·邦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中俄交通走廊建设做出贡献。”(中国科学院评)

“瓦列里·邦杜是世界航空航天研究领域的杰出科学家,为世界航空航天研究和地球空间遥感领域的科学发展作出了决定性贡献(АкадемикБондурВ.Г.–выдающийсяученыйвобластиаэрокосмическихисследованийЗемли.ОнвнесопределяющийвкладвформированиеновыхнаучныхнаправленийвобластиаэрокосмическихисследованийЗемлиирешениемногихпроблемдистанционногозондирования)。”(俄罗斯科学院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