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单

淘名人>名人百科>祝宁华简介

祝宁华简介

淘名人 2024-01-30 14:15 热度:

祝宁华

祝宁华,1959年12月出生于贵州安龙县,微波光子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雄安创新研究院院长。祝宁华于1982年从成都电讯工程学院毕业,之后进入电子工业部长沙七七〇厂工作;1983年考取成都电讯工程学院研究生,先后获得硕士、工学博士学位;1990年博士毕业后进入中山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1992年博士后出站后留在中山大学工作,先后担任副教授、教授;1994年至1995年担任香港城市大学研究员;1996年至1998年担任德国慕尼黑西门子公司客座科学家;1998年进入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工作,担任研究员,同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2012年担任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副所长;2019年担任中国科学院雄安创新研究院筹建组组长;202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祝宁华主要从事微波光子器件与技术的研究。

基本资料

中文名:祝宁华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贵州安龙县

出生日期:1959年12月

毕业院校:电子科技大学

职业:教育科研工作者

主要成就:202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籍贯:河南商城

人物经历

1959年12月,祝宁华出生于贵州安龙县,籍贯河南商城。

1978年3月—1982年1月,就读于成都电讯工程学院电真空器件专业,毕业并获得学士学位。

1982年2月—1983年8月,担任电子工业部长沙七七〇厂技术员。

1983年9月—1985年5月,就读于成都电讯工程学院电磁场与微波技术专业,师从林为干院士,毕业并获得硕士学位。

1985年6月—1989年12月,就读于电子科技大学电磁场与微波技术专业,师从林为干院士,毕业并获得工学博士学位。

1990年2月—1992年,在中山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

1992年—1995年12月,担任中山大学副教授、教授。

1994年6月—1995年10月,担任香港城市大学研究员(ResearchFellow)。

1996年1月—1998年1月,担任德国慕尼黑西门子公司客座科学家。

1998年2月,担任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研究员;同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同年,

展开阅读全文 ∨

主要成就

祝宁华科研成就

科研综述

祝宁华专注于微波光子器件与技术的研究,在高速激光器芯片和模块研究、光生微波新机制探索方面取得具有重要实用价值的创新成果。

祝宁华提出了激光器寄生参数测试分析与补偿方法、发展了集成器件三维封装技术,提出耦合腔激光器新结构,解决了激光器阻抗匹配和模场匹配等难题,缓解了高速率与高功率之间的矛盾;研制出28GHz超宽带半导体激光器,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打破了国际垄断;开发成功集成化多信道光模块技术,在华为和光迅等企业实现产业化应用。

学术论著

根据2022年6月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网站显示,祝宁华先后在《Nature Communications》和《Light》等刊物上发表SCI论文283篇(第一作者50篇),受邀在IEEE-JSTQE,IEEE-JQE和JLT等刊物上撰写8篇特邀文章,第一作者出版著作3部。

科研项目

根据2022年6月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网站显示,祝宁华先后担任国

展开阅读全文 ∨

社会任职

时间

担任职务

2007年10月

《Photonics Asia》Chair

2013年12月—2015年12月

《Optics Express》Associate Editor

2021年12月

电子科技大学发展战略咨询委员会委员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专家评审组成员


光纤传感与通信教育部重点试验室(电子科技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


香港城市大学毫米波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


兰州大学兼职教授


电子科技大学兼职教授


合肥工业大学客座教授

展开阅读全文 ∨

人物评价

祝宁华在2011年至2019年担任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局)级领导期间,为中国科技事业,为院、所改革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时任中国科学院北京分院分党组书记、副院长马扬评)

祝宁华在担任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副所长期间,为研究所改革发展所做出了突出贡献。(时任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副所长谭平恒评)

祝宁华几十年来为半导体所和中国半导体科技事业做出了突出贡献。(时任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党委书记、副所长冯仁国评)

祝宁华是中国光电子领域的杰出代表之一,为中国光电子器件及集成技术的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中国科学院评)